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咏花诗词之《临江仙 赏芍药》全诗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咏花诗词之《临江仙 赏芍药》全诗原文鉴赏

曹勋


嫩绿阴阴台榭映,南风初送清微。杨州花市进芳菲。丝头开万朵。玉叶衬繁枝。自是诗人佳赠意,花王香借余姿。翠红深展奉瑶卮。何妨沉醉赏,天与伴春晖。

宋代芍药大盛于世,仅次于牡丹。韩琦在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一诗中就说:“广陵芍药真奇美,名与洛花(牡丹)相上下。”梅尧臣在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一诗中又说:“谁称为近侍(按:唐罗隐牡丹一诗云”芍药与君为近侍“),宜与牡丹尊。”曹勋在此词中更着意刻画描写,极力表现芍药之美。
词一开头,首先描写环境:“嫩绿阴阴台榭映,南风初送清微。”这两句环境描写很有特色,突出了季节特点。芍药花多于夏初开放,此时草木翠装初成,一色淡淡的新绿。所以词人谓之“嫩绿阴阴”是十分恰切的。“台榭映”三字则更进一步表现出夏季景色的特点:绿树成荫,那华美的台榭掩映在绿荫之中。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接着的第二句词则更为具体:“南风”是夏季之风,“初送清微”则说明入夏之时不久,此时正是芍药花的盛期。
带有季节特征的环境描写之后,词人描绘的主要对象芍药出场了:“扬州花市进芳菲”。“芳菲”此处就指芍药,“扬州”则十分具体地写出它的产地。扬州在宋代是最著名的芍药花产地。苏东坡就曾说过:“扬州芍药为天下冠”(见沼溪渔隐丛活)。孔武仲在芍药谱序一文中说得更清楚:“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四方之人尽皆携金帛,市种以归者多矣。吾见其一岁而小变,三岁而大变,卒与常花无异,由此芍药之美,盖专推于扬州焉。”“花市”则更具体地说明了芍药花的来源。扬州每至芍药开花之时便有花市,人们竟相观赏、购买。王观在扬州芍药谱序一文中写道:“扬之人与西洛不异,无贵贱皆喜戴花,故开明桥之间,方春之月,拂旦有花市焉。”词人观赏的这种芍药正是扬州花市进上来的佳品。
接下来两句,词人便着重描写芍药之美:“丝头开万朵,玉叶衬繁枝。”“丝头”二字点明了芍药品种。芍药花中有一种叫簇红丝,也即红丝头,大叶中一簇红丝,细细的,格外好看。也有黄色的,叫黄丝头,其美不如红色。词人此处“丝头”指的就是这类芍药。这在宋代是名贵的芍药品种。梅尧臣在杨乐道留饮席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一诗中也写到这类芍药:“万丝必同心,千叶必同萼。”“开万朵”表现此花繁盛之态,千朵万朵,尽态极妍,压枝而开。“玉叶”原为树叶的美称,此处指芍药之叶,“玉”字说明它青翠新嫩,如同碧绿色的玉石一般。“衬繁枝”三字生动地描绘出芍药花与叶之间的关系,碧玉般的叶子,娇美艳丽的花朵,色彩艳明,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风致,使人感到美不胜收。
词的下片,描写的角度不同了,同时重点也渐渐移到赏花行乐上面。起首一句:“自是诗人佳赠意”便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表现芍药。据说旧时有人相离之时赠以芍药。所以“芍药一名可离,将别赠之,亦犹相招赠之以文无,故文无名当归”(见广群芳谱)。其实不是离别之时人们也常以芍药相赠,表达情意诗经·郑风:“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芍药”即不为离别。苏轼送芍药与公择一诗大意也表明他不是为别而赠芍药。所以词人此处“佳赠意”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其中既有离别相赠之“佳意”,又有表达其它情意的“佳意”。此句之后“花王香借余姿”一句则把芍药与牡丹连在一起,进一步表现它的美艳。“花王”即指牡丹而言。古人品花以牡丹为群花之首,世称花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天王院花园子一文中也指出:“洛中花甚多种,而独名牡丹曰花王。”“香借余姿”则表明芍药具有牡丹的一些风韵。芍药鲜美可爱,形状等方面都与牡丹相似,广群芳谱一书就写道:“(芍药)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叶有至千叶者,俗呼小牡丹。”不过此处词人用笔极有趣,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牡丹与芍药,说芍药之美艳是花王牡丹“借”给它的“余姿”,这就使意境更为新颖别致了。
词的最后三句,表现的是词人自己饮酒花间尽情观赏的情趣。头一句“翠红深展奉瑶卮。”写花之态,生动有趣。“翠红深展”既表明花多,又点出其色。那芍药绿叶红花,丛丛簇簇,纷繁茂盛,在词人面前展现。“瑶卮”指酒杯。“奉”字生动传神,它使芍药人格化了。在词人看来。它们一朵朵,一丛丛,围绕在自己周围,如同姿容秀丽的侍女,殷勤地侍奉着自己酌酒。“何妨沉醉赏,天与伴春晖”两句词便表现出诗人畅快的心态:如此美艳的鲜花,是上天赐予的,上天让它来伴我度过这美好的春光的,所以我怎么能不乘时观赏,尽情游乐呢?
这首词在艺术上有两点值得称道:一是立意比较新颖。如写芍药之美用了“花王香借余姿”六个字,句新意美,给人深刻的印象。另一点是状物时有妙笔,如“翠红深展奉瑶卮”一句便是如此,不仅写出红绿相间的花朵花叶相映之美,而且一个“奉”字便把芍药花写得活起来了,具有了人的性灵,从而使词意翻新。
猜你喜欢
  • 韩愈《燕喜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韩愈:燕喜亭记 韩愈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

  • 《登乐游原》禅思哲理诗赏析

    登乐游原杜牧①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似业②?五陵无树起秋风③。【注释】①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诗人。字牧

  • 《鹤鸣湖断想》田万里散文赏析

    我确实很久很久没有见到这样清澈的湖水了。当我走近鹤鸣湖,中国北方的一个典型的清澈方式,连同周边的风景和乡土方言都显得与众不同。北方

  • 《江上歌声》鉴赏

    作者: 曹增渝

  • 形容气质美如兰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气质美如兰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兰”的气质的古诗词,描述男子美如滴仙气质如兰的古诗句,描写“兰”的气质的古诗词。张 衡《怨 篇》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云远,我劳如何。 繁 钦《咏蕙诗》 蕙草生山北,

  • 白居易《鸦九剑》全诗赏析

    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金铁腾精火翻焰,踊跃求为镆铘剑。剑成未试十余年,有客持金买一观。谁知闭匣长思用,三尺青蛇不肯蟠。客有心,剑无口,客代剑言告鸦九。君勿矜我

  • 古代诗歌之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全译、翻译和译文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1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2 。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 1.去郭:谓离开城郭很远。轩楹:廓柱,这里泛指轩廓

  • 古诗词妙(带妙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妙,内容包括带妙的诗句,古文中“妙”意思,含有妙字的诗句。李白 古风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宋之问 始安秋日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贯休 古

  • 张翥《绮罗香·雨后舟次洹上》惆怅悲秋词作

    题中“洹”指洹河,又名安阳河,战国时,苏秦说六国会盟于此,以抗强秦。一个容易引发人们思古之幽情的地方。作者经过时,生出悲秋的惆怅。

  • 周密《西塍废圃》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周密《西塍废圃》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②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注释】 ①塍:田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