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夜半》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床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这首诗首先让人感觉到的是夜半时分寂静的环境气氛。“三更三点”正是夜半。人间此时,一切活动都停止了。“万家眠”,可见在诗人感觉中外部空间是万家无声无息,一片无边的沉静。首句连用三个数词,形成一种强调的意味。这种强调,正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引导人设身处地去体味那夜半的气氛。“露欲为霜月堕烟”,露之将要凝结为霜似乎都能察觉,自然也是在静极无聊中生出此想。而月堕烟雾,夜色暗淡,又进一步加重了夜色给人的沉寂感受。“斗鼠上床蝙蝠出”,因为人静,斗鼠和蝙蝠才这样作闹。而注意到鼠和蝙蝠,则依然由于夜静。“玉琴时动依窗弦”,比起鼠和蝙蝠之动更微细,几乎近于主观幻觉。但正是由于有这种纤细的感觉,更显得夜静到了极点。
写夜半之静,是这首诗的表层意思,透过对夜半的感受,诗中写出一个不眠的愁人。“万家眠”,见己独不能眠。“露欲为霜”有“半夜凉初透”那种从内心到环境的冰冷感。“月堕烟”,又加重了情绪上的暗淡。斗鼠和蝙蝠猖獗,见诗人所眠之室,可能久久无人居住。而倚窗之琴弦时动,则简直似有幽灵在室内。因此,程梦星等人认为是悼亡之作虽无确据,但跟诗中所表现的心理感受和环境气氛倒是大体吻合的。
诗人的感觉很纤细。着意从纤细的感觉中写出他的愁怀。所谓“见此愁景,即是愁人”(田兰芳评语),可以用来说明诗的艺术构思。但纪昀曾经批评说:“此有意不肯说出,然不免有做作态,意到而神不到之作。夫径直非诗也,含蓄而有做作之态,亦非其至也,此辨甚微。”不仅对这首诗的弱点作了评析,而且指出诗苑中有一种“意到神不到之作”,确实辨析入微,值得我们结合具体作品多加体会。
-
这首诗的另一个艺术特点是:它采用了一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形象塑造方法,描写既细腻,又简洁准确。作者所描写的是一个自己眼中的舞女,通过描写,又画出了一个舞女眼中的自己。
-
影梅庵忆语 《如皋冒氏丛书》本《影梅庵忆语》扉页书影 《如皋冒氏丛书》本《影梅庵忆语》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中篇传奇小说。一卷三十九条。作者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又号朴巢,江苏如皋人
-
(内篇 逍遥游) 宋荣子这个人。虽然世间的人都齐声称赞他,可是他却不会因此而愈加戮力工作。相反的,如果世间的人都轻蔑他,他也不因此会感到挫折。也就是说,他对于世间的毁誉褒贬,都不动心。 换言之,荣子率
-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祝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
成都成邑即天开,终践尧基咏起哉。但得四门元凯至,九韶何必凤皇来。
-
【生卒】:1895—1925【介绍】: 俄苏著名抒情诗人,意象派*在苏联的有影响的作家。生于梁赞州康斯坦丁诺沃村(现名叶赛宁诺村)的一个农民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名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注释与译文]宋朝田登当州官,要百姓避讳他的名字。“灯”与“登”同音,只好改说“火”。元宵节放灯时,他出布告说“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所以百姓气愤地说:“只许州官放火
-
作者: 韩兆琦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