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步出夏门行 ·存恤吏士家室令
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此令文发布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损失严重,接着又发生大疫,吏士死亡很多。曹操为了安抚死亡将士的家属,以鼓舞士气,于第二年七月,下了这道令。令中表达了曹操对死亡将士的悼念和对其家属的关怀慰问之情。
曹操志在消灭群雄,统一天下。然而,在其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都是胜利的喜悦,赤壁之战使他严重受挫。加上疾疫,部队人员骤减。面对这种局面,作为一个当权者,就应该敢于正视,采取解决的办法。曹操就是如此。在令文中,他首先摆出了当前面临的形势。“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军队多次出征,有时遇到疾病,官兵有的死亡不能归家,夫妻不能团聚,百姓流离失所。曹操对这种情景是极为痛心的。“仁者”当然是不乐意这样的。但所从事的事业又不能从此中止,还要从挫折失败中振奋起来。为了鼓舞士气,他命令“存恤吏士家室”。存恤,即抚恤。凡是死者没有产业,家人 “不能自存者”,命令县官不要停止对其口粮供应,长官要对他们抚恤、慰问。曹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自己的心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死亡将士及其家属的悼念、慰问之情。
曹操关心将士,抚慰其家属,在其他的诗文中,也有所表现。在建安七年所写的军谯令中写道:“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这与 存恤吏士家室令 有着相同的情感。在苦寒行中描写了行军的艰苦,表现了作者同情长期征战的将士,渴望结束战争的心情。
此令文虽然很短,但感情充实,反映社会现实深刻。如“家室怨旷,百姓流离”等句,很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此文和曹操的其他许多令文一样,是自我真实感情的表露,是 “为情而造文”。
-
作者: 王思敏 【作家简介】见《刺青》。 《细雪》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① 。(《老子·四》) 【注释】 ①冲:古时作“盅”;《说文》解“盅,器虚也”。 【译文】 “道”是虚空的,但它的作用却没有穷
-
《先秦散文·战国策·苏子重甘茂于齐王(秦策二)》原文鉴赏
-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题解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
【4279】红船精神(吕延勤、赵金飞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8 8万字,2017年1月第1版,43元)5章:[1]红船精神的形成;[2]开天辟地,敢为人
-
作者: 王立群
-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临江相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临江风景的现代诗歌,和耧有关的诗句有那些,有关中国四大名楼的古诗词名句。第十首,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借景抒怀的词作。大约作于诗人抗清失败、削发为僧之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听小学古诗词培训心得,内容包括小学生读古诗心得体会,学习古诗后的感想和收获,学习唐诗的心得体会。古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小学生诵读古诗文,可以从中认识千百年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