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 呴籍叱咄, 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注释: 郭隗(wei): 燕国贤士。帝者: 想成帝业的人。处: 相处。诎指: 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诎通“屈”, 指通“旨”。事: 侍奉。北面: 面向北。古时候师坐北而面南。百己者: 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嘿: 通“默”。什: 同“十”。冯几: 靠着搁几。眄(mian) 视指使: 斜着眼睛示意, 用手指头指使人。恣睢奋击: 瞪眼睛, 拔拳头。呴(xu) 籍: 喘着气顿脚。叱咄: 大声斥责。徒隶: 此指唯命是从的奴才。服道: 行王道。
句意: 郭隗先生回答说:“想成帝业的人以贤者为老师而与他相处, 想成王业的人以贤者为朋友而与他相处, 想成霸业的人以贤者为大臣而与他相处, 亡国之君把贤者视作奴仆而与他相处。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侍奉贤者,面向北, 恭恭敬敬地拜贤者为师, 接受他的教诲, 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来; 行动在贤者前, 休息在贤者后, 最先向贤者虚心请教, 最后才住口停问, 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来; 别人怎么干, 自己也怎么干, 那么和自己能力相等的人就会来; 靠着搁几, 拄着手仗, 斜着眼睛示意, 指手划脚指挥人, 那么供人使唤的仆人就会来; 如果瞪眼睛, 拔拳头, 暴跳如雷地大声斥责人, 那么唯命是从的奴隶就会来。这是古代行王道得人才的方法啊。
战国策·燕策·燕召王收破燕后即位
-
论题解析 [解题]祸与福(fortune and misfortune),即灾祸与幸福。灾祸,即生活中的不幸、生活中让人悲伤的变故。我们常说 “天灾” 、 “人祸”,即灾祸有自然的灾祸与人为的灾祸两种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处】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 【意思】太阳依傍着西山落下,黄河 奔腾着流入东海。 【赏析】这副流水对,写出了高远磅礴的景色,气势雄浑,境界开阔,有包举一切之概,
-
中国童话《葛翠琳·野葡萄》鉴赏 葛翠琳你喜欢
-
作者: 王文平 【作家简介】雷·费尔南德斯(1955年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名句】古之欲明明德 ① 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②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③ 其身。 【注释】①明明德:显明美德。②齐:整治。③修:修养,完善。 【释义】古时的圣人要天下人显明美德,
-
文章开头一段是个引子,说明承召入对时因时间匆促,未能详言,故作此奏章上陈。“迫于日晷”云云,恐非托辞,只是表明自己的奏章内容不是粉饰太平之词,而是揭露时弊、呼吁改革之词,表现了鲜明的政治责任感。
-
婆婆 婆婆从数百里外的省城赶到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我和她儿子第一次起诉离婚,和她一起赶来的还有她们老家有头有脸的亲戚。婆婆那晚说了好
-
李群玉《汉阳太白楼》 李群玉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 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汉阳,今湖北汉阳县。太白楼,在汉阳城北十里,元时被毁。这首诗借景抒情,既表现了太白楼的壮观远景,又表现
-
韩愈 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
-
小说·笑笑生小说《金瓶梅》 弄私情戏赠一枝桃 走捷径探归七件事 (原文略,据齐鲁书社排印本。) 古典小说名著《金瓶梅》,作者化名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学界至今尚无定论。这部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是第一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