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 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 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句意: 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 所以圣人春夏保养阳气, 秋冬护养阴气, 从此顺从这一根本, 因此与万物沉浮于生长的天地里, 违背了这一根本。就会损害人的根本, 真气, 所以阴阳四时, 是万物的始与终, 是死生的根本, 违背它就会产生灾害, 顺从它就不会产生厉害的疾病, 这叫得道。道, 圣人实践它, 愚人被动地体用它, 顺从阴阳二气就能生长, 违背它就会消亡; 顺从它就安定, 违逆它就暴乱, 不顺从就是违逆, 这叫做内心不顺。所以圣人不是病了之后医治, 而是在未病之前就医治; 不是大乱之后才调治, 而是未乱之前就调治, 指的就是这个道理。病已形成了然后才医治, 紊乱已形成了然后才调治, 譬如渴了才打井, 战斗了才铸造大锤, 不是太晚了吗?
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
国学名句“有所举措,不我贤愚,一因其人;有所可否,不我是非,一准于理”出处和解释
【名句】有所举措,不我贤愚,一因其人;有所可否,不我是非,一准于理 语出明代张居正《翰林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有举荐出来的人,不根据自己的主观好恶妄加评论,一律看其人的具体情况;有反映上来的意见,不用
-
作者: 吴志根 《南村辍耕录》三十卷,元朝末年陶宗仪
-
指教师通过对学生外部行为表现有系统有计划的日常观察,以评定学生学习态度、兴趣、习惯、创造力、技能等学习成就的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易行,获得的资料较真实,是有价值资料的重要来源,但得来的材料不易量化
-
曾向蓬莱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
-
[原文] (节选) 卷一 初见秦第一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秦强为难。臣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课外古诗词四句,内容包括课外古诗(100首四句),推荐100首四句课外古诗,推荐100首四句课外古诗。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
不见秘书心若失,及见秘书失心疾。安为动主理信然,我独觉子神充实。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妻儿待我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
-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作品赏析自励也。注:1: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衘芦鸿:山桑,材可作弓
-
咏史杂感口号黄金台下雨茫茫,云梦悲歌满大荒。凭吊兴亡千古事,风流燕楚二昭王。题解咏史杂感,品评历史人物,吟咏千古兴亡的杂感。口号
-
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它描写了一个资本家德万·胡佛和小说家基尔戈·特劳特相遇后;资本家接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