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根《南村辍耕录》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吴志根
南村辍耕录三十卷,元朝末年陶宗仪撰,是广泛记载元末社会各方面情形的一部重要笔记,有较高的史料份值。
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后迁居松江。该书是作者在松江时所作。作者于元末投考进士不中,此后绝意仕途,以耕读自适,潜心研读文史和从事著作。耕读之余,常休息于树阴,采摘树叶做笔记,写完一篇即贮放于盎内。十年间,积累了十来盎书叶,抄录下来编成三十卷,题曰南村辍耕录。
全书共记事五百八十五条,涉及面很广。所谓“上兼六经百氏之旨,下极稗官小史之谈”(见该书孙作序);“上自廊庙实录,下逮村里肤言”(见该书毛晋跋)。六合之内,朝野之间,天理人事,各种奇闻,都一一采而录之。诸如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灾异、历史文物、典章制度、掌故、宗教迷信、人情风俗,以及小说戏剧、诗词歌谣、书法绘画等等,无所不载。其中尤以记元朝的典章、掌故和元末农民起义事最详,对研究元朝的历史和文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卷一记载元朝宗室世系,蒙古人、色目人、金人、汉人(指原金朝统治下的人民)所属氏族名称,以及元朝统治者采用汉法,始立朝仪、科举制度,尊崇孔子等;卷二的置台宪、五刑,卷七的官制资品,卷二十一的宫阙制度等条目,对了解元朝的政治制度都是有帮助的。又如,卷二十三的捡田吏具体而生动地记述了江南农民受封建剥削之苦;卷二十四黄道婆,比较真切地记述了黄道婆从崖州(今海南岛)学得纺织技术在松江一带广泛传播的情形,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再如,卷十九阑驾上书条,记民谣:“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卷二十三醉太平小令记:“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卷二十七载扶箕诗:“天遣魔军杀不平,……杀尽不平方太平”等等,都活生生地揭露了元朝贪官污吏的罪恶和社会政治的黑暗,呼出了人民的不平之气和怨恨之声。卷二十九纪隆平等条目,记元末韩山童等农民起义,张士诚等起兵反元的事较详,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该书所载,多为当时之事,且有的是作者亲自耳闻目睹,记叙具体生动,语言朴素自然,一般说来,材料是较为可信的。但有些事是传闻而已,未作捡核,不足为凭,其中谬误也不少,如所载发宋诸陵事,就是一例(见该书彭玮跋)。
该书有元刻及明刻本多种,以津逮秘书本较好。1923年武进陶氏影印元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以陶氏本为底本,断句重印,收入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是目前较流行的版本。
-
是践约是圆梦是放牧心灵,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凝望。倾情你的波光潋滟,丰姿绰约;心仪你的轩榭廊舫,亭台楼阁;迷恋你的雾霭缭绕,红荷出水;
-
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馀。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秋夏忽泛溢,岂惟入吾庐。蛟龙亦狼狈,况是鳖与鱼。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不意远山雨,夜来复何如。我游都市
-
国学名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出处和解释
【名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语出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然长寿,但还是有死的时候;腾蛇即使能乘雾飞天,最终也会死去变成尘土。比喻万物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
这首诗记诗人在赴上京(北平)途经北京西郊玉泉山麓看荷花的情景。“西山咫尺玉泉清”,西山在明代就是北京著名的风景区,“西山内接太行,外属诸边,磅礴数千里”(张明凤《西山记》)。西山霁雪是西山八景之一。玉泉山是西山的一峰,因山下有玉泉而得名。“咫尺”,极言其离人们常游玩的西山很近。诗这样开头,是展示荷花
-
东坡在维扬设客,十余人皆一时名士,米元章在焉。酒半,元章忽起立云:“少事白吾丈,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坐客皆笑。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 [述要] 苏轼(号东坡居士)在扬州设
-
自到山阳不许辞,高斋日夜有佳期。管弦正合看书院,语笑方酣各咏诗。银汉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洛阳归客明朝去,容趁城东花发时。
-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此诗原注:“乙丑年德平镇作”。乙丑,当为宋神宗(赵顼)元
-
《《易》者,变易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中禁词臣寻引领,左川归客自回肠。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空寄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待得郎来月已低,寒暄不道醉如泥。五更又欲向何处,骑马出门乌夜啼。户外重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