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典小说《女娲补天 》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典小说《女娲补天 》全文和鉴赏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当此之时,禽兽虫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
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熏万物。乘雷车,服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络黄云,前白螭,后奔蛇,浮游逍遥,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

这个神话的开篇是一幅远古洪荒图。那时,天极毁坏,大地开裂,烈火蔓延,洪水不息,凶猛的的野兽也乘此为害,宇宙失去了平衡,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段描写,虽然着字不多,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选用了典型场景的描写,大至天地,危若水火,猛若兽禽,通过这几个层次的描述,展示了斯时人类所处环境的险厄。行文之中,有着一种悲壮、惨烈的气氛。
然而,这并不完全是神话夸张和文学描写,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真实图景,特别是其中的洪水描写,就是远古时期关于洪水泛滥的记录。据推论,在上古时候,发生过一次世界性的大洪水,波涛汹涌,天崩地裂,它给人类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因之成了神话的素材。在此则神话中,不仅有洪水,还有大火、猛兽,更有天崩和地裂,其恐怖之景又进一步。这或许是综合了共工触山的传说,或许是洪水神话的推衍。
就在人类生死存亡的关头,女娲补天的壮举出现了。她炼就五色石来补苍天,斩断大鳌的四足重立四极,杀掉黑龙以拯救四海黎民,积聚芦灰来止息洪水。这一切干得那么果敢、勇毅,连用四个排比句,四个“以”字,紧张而有力。女娲是人类力量、智慧和意志的代表,人类不会屈服于厄运,他们要为制服它而奋斗,不管这种奋斗有多么艰难。女娲炼石补天,断鳌足为天极,这是多么辛勤而艰险的劳动,是多么坚韧而勇毅的精神,想像何其大胆,写来如此传神,令人感到力的澎湃。这种不畏艰险,勇于向困境挑战的精神正是人类生命力的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繁盛的基础。
女娲重整山河,苍天得补,四极得正,万物复原,一切如初。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拥览苍穹,背负九州,居于自然怡乐的家园。
上面的女娲是一个精进勇猛的形象,以此段为过渡,下面的女娲变成了一个功成不居的主宰者,这显然有违神话原义。女娲“乘雷车,服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络黄云,前白螭,后奔蛇”,俨然是一幅仙家神态。“浮游逍遥,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更具有道家的色彩。“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这是汉人按黄老思想重新塑造的女娲。不过,幸亏淮南子未将前面的女娲形象湮没和篡改,我们才得以看到古神话的原貌。
女娲是中国古代人民塑造的一个英雄形象,作为一种坚毅不拨、奋进不息的精神力量,它一直鼓舞着后人不断向厄运挑战,创造新的天地。历史就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中延续,每一场艰苦的鏖战,都是中华民族勇毅超拔、英勇无畏精神的一次闪光。无数的仁人志士,更是以振天下、济苍生为志,在困厄时期,挺身而出,奔走呼号,为万民的安乐而舍生忘死。如果追溯这种民族精神的发源,不难发现,早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已深深地埋下了这种精神的种子。所以,可以说,以女娲补天为代表的神话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的源头。
猜你喜欢
  • 赞美我古诗词作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美我古诗词作文,内容包括我爱诗歌作文400字,“古诗词”使我受益匪浅作文500,我爱中华好诗词高中1000字作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是古诗《秋夕》,描述异常美丽的景色,就是这一首美丽的故事,让我对古

  • 白居易《经溱洧》全诗赏析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

  • 周玉晨《十六字令·眠月影穿窗白玉钱》自我解嘲词作

    这是一首十分别致的小词。《十六字令》的形式在词调中显得很特别,只有十六个字,其短小为词中之最,在这样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出完整、生动的意境是很不容易的。

  •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注释、译文和评析

    训曰: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触处发现。故极其量,则民胞物与无所不周;而语其心,则慈祥恺悌随感而应。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尽我心力,随分各得也。 【注释】

  • 什么是邻韵、险韵和窄韵?

    著名学者王力认为:所谓邻韵,即指韵音相近者。因其于韵书 排列上相邻,故名为邻韵。必须指出,邻韵是因为韵音相近,并非是 排列相邻的韵。但其排列相邻,却是因为韵音相近的关系。譬如说 元韵在《平水韵》里可与

  • 点染的写作手法

    写作时有些地方点明,有些地方渲染的写作技巧。 点染本是画家的手法,绘画时,配上背景和着色叫点染;人物画以人物为主时,配上景物就是点染。借用到文章写作上,一般先点明主旨、感情,再用景物渲染、烘托,收到情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注释、译文和感悟

    孔子曰:“智者乐 ① 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二十三) 注释 ①乐:喜欢。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流动、善变的水,仁德的人喜欢稳定、持重的山。” 感悟 智者以才智治世、以变应变,如

  • 上方山的阴债还不清

    “借阴债”是苏州民间习俗。苏州西南郊上方山上有座五显灵顺庙。五显即显聪、显明、显正、显直、显德合称五圣,传为东岳泰山之五子,后来民间附会为“五通神”,五通为妖邪之神。相传农历八月十七是五通神生日,苏州

  • 忍学《忠之忍第十八》译文与赏析

    忠之忍第十八忠之忍第十八 事君尽忠,人臣大节;苟利社稷,死生不夺。杲卿之骂禄山,痛不知于断舌;张巡之守睢阳,烹不怜于爱妾。 养

  • 《三冬劳聚学,驷景重兼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三冬劳聚学,驷景重兼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