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 呴籍叱咄, 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注释: 郭隗(wei): 燕国贤士。帝者: 想成帝业的人。处: 相处。诎指: 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诎通“屈”, 指通“旨”。事: 侍奉。北面: 面向北。古时候师坐北而面南。百己者: 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嘿: 通“默”。什: 同“十”。冯几: 靠着搁几。眄(mian) 视指使: 斜着眼睛示意, 用手指头指使人。恣睢奋击: 瞪眼睛, 拔拳头。呴(xu) 籍: 喘着气顿脚。叱咄: 大声斥责。徒隶: 此指唯命是从的奴才。服道: 行王道。
句意: 郭隗先生回答说:“想成帝业的人以贤者为老师而与他相处, 想成王业的人以贤者为朋友而与他相处, 想成霸业的人以贤者为大臣而与他相处, 亡国之君把贤者视作奴仆而与他相处。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侍奉贤者,面向北, 恭恭敬敬地拜贤者为师, 接受他的教诲, 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来; 行动在贤者前, 休息在贤者后, 最先向贤者虚心请教, 最后才住口停问, 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来; 别人怎么干, 自己也怎么干, 那么和自己能力相等的人就会来; 靠着搁几, 拄着手仗, 斜着眼睛示意, 指手划脚指挥人, 那么供人使唤的仆人就会来; 如果瞪眼睛, 拔拳头, 暴跳如雷地大声斥责人, 那么唯命是从的奴隶就会来。这是古代行王道得人才的方法啊。
战国策·燕策·燕召王收破燕后即位
-
六诬金六诬金 直不疑为郎同舍,有告归者,误持同舍郎金去,金主意不疑。不疑谢,为之买金,偿之。后告归者至,而归亡金,郎大惭。以
-
在本世纪初形成,后来在10-20年代盛行于欧美等国,以表现抽象品质和精神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文学艺术运动。它首先出现在绘画界,后来扩展
-
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 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儿女不孝老人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父母爱子女不孝的诗句,哪些古诗词现代诗是骂子女不孝的,不孝父母的诗句。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
明·冯梦龙雍熙中2,一诗伯作《宿山房即事诗》曰3:“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4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一部古典小说,通过描绘鲁提辖与岳秀才的故事,展现了正义与勇气的力量。小说充满了传统文化特色,语言优美,情节紧凑。读完该文,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
《抱朴子内篇》是集战国和秦汉神仙思想和方术之大成,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典籍。晋代葛洪著,成书于公元317年。《隋书·经籍志》道家著录《内篇》21卷,《旧唐书·经籍志》录为《内篇》20卷,《
-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不尝过人生百味,哪能懂得人生的真谛。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震撼心灵的励志美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震撼心灵的励志美文 篇1 人生犹如一列奔驰的火车,从降临人世的那句嘹亮的鸣笛声起,我们便自主,或不由自主地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向前走。走过白昼黑夜,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山川河流,走过沙漠戈壁,走过狂风暴雨,走过冰天雪地,走过伤害痛苦,走过沧海桑田,直至终点,画上我们人生完美无憾的句号。 走过一段曲折的旅程后,我
-
司马相如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成婚不久,辞别娇妻到长
-
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