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蠹(节选)》注释和全文翻译
韩非子
夫山居①而谷汲②者,③腊④而相遗⑤以水;泽 居⑥苦水⑦者,买庸⑧而决窦⑨。故饥岁⑩之春,幼 弟(11)不饷(12);穰(13)岁之秋,疏客(14)必食(15)。非疏骨肉爱 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是以古之易财(16),非仁也, 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 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17),非下也,权重也。故圣 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薄罚不为慈,诛严(18) 不为戾(19),称(20)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21)适 于事。
【注释】①山居:在山上居住。
②谷汲:到山谷里取水。
③(lóu):楚俗二月祭祀饮食之神的节日。
④腊:十二月祭祀百神的节日。
⑤遗:赠送。
⑥泽居:在低洼水泽地区居住。
⑦苦水:苦于水涝。
⑧买庸:雇用佣工。庸,同“佣”。
⑨决窦:开通水道。窦,通“渎”,水沟。
⑩饥岁:荒年。
(11)幼弟:小弟。
(12)饷:供给食物,用食物款待。
(13)穰(ráng)岁:丰年。
(14)疏客:关系疏远的过路人。
(15)食(sì):用作动词,给……吃。
(16)易财:看轻财物。
(17)士橐:即仕托,指做官或投靠诸侯、卿大夫。士,通“仕”,指当 官。橐,通“托”,指依附诸侯或卿大夫。
(18)诛严:责罚严厉。
(19)戾(lì):暴虐。
(20)称(chèn):适应。
(21)备:政治措施。
【译文】在山上居住却要下到溪谷打水的人,在节日都把水作礼物相互赠 送;在沼泽低洼地区居住苦于水患的人,却要雇工开挖渠道排水。所 以荒年的春天,自己的小弟弟来了也不供饭;丰年秋收时,关系疏远的 客人也招待他吃饭。这不是疏远骨肉兄弟而爱护过路客人,而是由于 粮食多少的实际情况不相同。因此古人轻视财物,不是什么仁爱,只 是因为财物多;现在人们的争夺,也不是小气,只因财物太少。古人轻 易辞掉天子,不是品德高尚,是因为权势微薄;今人看重并争取做官和 依附权势,不是品格卑下,是因为权势太重。所以圣人要研究财物多 少、考虑权势大小来制定他的政策。所以说古代刑罚轻不算仁慈,现 在责罚严也不算残暴,要适应社会习俗而行事。因此情况随着不同时 代而发展,政策措施也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情况。
字数:966李支舜 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25-226页.
-
晓妆初罢眼初瞤,小玉惊入踏破裙.手把红笺书一纸,上头名字有郎君
“晓妆初罢眼初瞤,小玉惊入踏破裙。手把红笺书一纸,上头名字有郎君”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晓妆初罢眼初瞤,小玉惊入踏破裙。手把红笺书一纸,上头名字有郎君”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举止”类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答案是过分的歇后语,内容包括歇后语大全及答案,求几个关于“厕所”的歇后语,如:厕所里跳高——过分,厕所里挂钟,有歇后语么。2017年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老鸭公唱戏喉咙不争气 老鹰追兔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老玉米里搀白面粗中有细 老子偷瓜儿盗果,老子杀人儿放火辈
-
[唐]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从《诗经》开始,古代诗歌中
-
茶瓜不作片时留,又向悠然作胜游。花径似经新扫酒,竹林唤起旧风流。天教有象皆楷写,世已无书可校讐。长日苦遭蝉噪聒,杖藜拟访涧泉秋。
-
楼殿冠崔嵬,灵芝安在哉。云飞过江去,花落入城来。得食鸦朝聚,闻经虎夜回。偶临西阁望,五老夕阳开。
-
古文观止·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呜呼! 盛
-
上片记述友人赴任未上路,迎君已有待。“寒食不小住”一句点明离别时令,“千骑拥春衫”是写友人赴任的前驱仪仗。接着“衡阳石鼓城下”一句,写诗人安抚湖南时,曾按视其地,所以说“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潇湘、桂
-
王介甫王深甫墓志铭 吾友深父,书足以致其言,言足以遂其志,志欲以圣人之道为己任,
-
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玲珑绣扇花藏语。宛转香茵云衬步。王孙若拟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祝
-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二》(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白居易在《忆江南三首·其二》中描述了自己在山寺寻找桂子的情景和在郡亭枕上观赏潮头的景色。这些诗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