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撒盐”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撒盐
【出典】 见“飞絮”条。
【释义】 宋人陈善扪虱新话曾谓撒盐是米雪,柳絮是鹅毛雪。初雪为霰,所以用撒盐做比喻。
【例句】 ①飞雪廉纤,莫道空中是撒盐。(谢逸采桑子[冷猿塞雁淮山远]644)这是将“撒盐空中”反用,说天上飞着微雪,不要说成空中撒盐。②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朱淑真念奴娇·催雪二首其一1407)“撒盐空中”句是明喻,这里是借喻,直把雪说成盐。
-
赠黎安二生序赠黎安二生序 【原文】 赵郡苏轼[52],余之同年友[53]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54]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
-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作品赏析[注释](1)丝纶阁:指替皇帝撰拟诏书的阁楼。(2)刻漏:古时用来滴水计时的器物。(3)紫薇郎:唐代官名,紫葳侍郎的简称,即中
-
[原文] 思齐大任, 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 京室之妇。 大姒嗣徽音, 则百斯男。 (母、妇,之部。音、男,侵部。) 惠于宗公, 神罔时怨, 神罔时恫。 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公、恫
-
阴阳乖错乱五行,穷冬山谷暖不冰。一阳且出在地上,地下谁发万物萌。太阴当用不用事,盖由奸将不斩亏国刑。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神哉陛下至仁圣,忧勤悬祷通精诚。圣人与天同一体,意未发口天已听。忽收
-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
《设庠序,聚邑人子弟教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作者: 张俊山
-
茅盾《风景谈》原文 茅盾《风景谈》赏析二 《风景谈》设题新颖,寄托深远,在结构的安排、画面的组接以及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等方面颇费匠心,不愧为茅盾写于抗战时期的一篇散文佳作。 茅盾1938年赴迪化(今乌鲁
-
自来水之初“人之初”耳熟能详,其实所有事物都有“之初”,下面便来谈谈中国的自来水之初。抗战前长沙城里没有自来水,井水咸苦,饮用得买
-
这首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展现了歌女们痛苦的内心世界。上片首二句写歌女清晨梳妆:“帘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轻霜,气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可想见她的娇怯;梅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