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词三百首之《点绛唇 刘敏中》鉴赏
人至承以二绝句见贶,清简幽深,情意都尽,披阅讽咏,如接芝宇,感慰可胜言哉。辄有小词,录奉一笑,且以寄企响之意云。刘敏中上
短梦惊回,北窗一阵芭蕉雨。雨声还住,斜日明高树。 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山如雾,断虹犹怒,直入山深处。
这首小词见于程雪楼文集,唐圭璋先生据以收入全金元词。朱彝尊词综录入此首,题为“寄程雪楼”,而无小序。结合这两个版本来考察,可知词是为酬赠程雪楼所作。程雪楼即程钜夫,其为人忠亮鲠直,乃为有元一代名臣。刘敏中亦以清廉正直著称,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每以时事为忧,或郁而弗申,则戚形于色,中夜叹息,至泪湿枕席”(元史·刘敏中传)。至元年间,权臣桑哥秉政,法令苛急,身为监察御史的刘敏中劾其奸邪,因不报而愤然辞职还乡;程钜夫时以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亦入朝上疏请罢“言利之官”,险遭杀戮。刘敏中与程钜夫显然是同道,故而二人有诗词唱和。小序记叙了写作此词的本事:程雪楼派人送两首绝句与刘敏中,刘读罢感慨系之,遂有此词以“寄企响之意”,即表达对程雪楼的仰慕向往之情。
这首小词寓情于景,纯用景语以表现思友怀人的情思。通篇写景,而又处处关情,自然凑泊,情韵悠然,鲜明地体现出刘敏中诗词“不藻缋而华,不雕琢而工”的艺术特色。
词人以清简之笔,从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转换、天气的变化来展现夏日黄昏时刻的特有景色,极尽大自然阴晴雨晦的变化之美。首二句“短梦惊回,北窗一阵芭蕉雨”,用倒笔写惊梦之原因,笔势突兀。“短梦惊回”寥寥四字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主人公好梦被惊的惋惜神情。本词没有正面描绘梦境,但从“承以二绝句见贶,清简幽深,情意都尽,披阅讽咏,如接芝宇”的小序中,可知梦境大约与友人相关。“芝宇”用唐人故实,元德秀字紫芝,房琯见之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古人书信因以“芝宇”为颂友的敬辞。刘敏中巧妙地借用此典故,表达了对程雪楼的赞美之情,也许在梦中,词人正与朋友“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呢!将词人从“短梦惊回”的是“北窗一阵芭蕉雨”。一阵急雨,敲打芭蕉,既写出夏日之雨骤来骤至的特点,也写出词人因梦被惊回的懊恼。由此,词人就自然地转入景物的描写。“雨声还住,斜日明高树”,两句点明时间是黄昏,同时也写出了雨后复斜阳的天气变化,“斜日明高树”,着一“明”字,使整个画面变得明朗而清新。
下片主要写骤雨乍晴后的光景。“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写夏日行云送雨的特殊景象。“起望”二字,连写两个动作,景中有人。“行云”“送雨前山去”,是远望之景。在作者的笔下,“行云”已变为有情之物,一“送”字,饶有情致,它承上片“雨声还住”意脉,把夏日黄昏阵雨后的景象写得自然妩媚,真切动人。结拍“山如雾,断虹犹怒,直入山深处”,以浓笔重彩创造了情景相融的境界。“山如雾”,化实为虚,渲染出迷蒙的背景。在这迷蒙的背景上诗人大笔勾勒出“犹怒”的“断虹”,仍然是用拟人笔法,天边彩虹飞腾,绚丽夺目,词人对朋友的“企响之意”随着这美丽的彩虹,“直入山深处”,送到朋友的心田。即景即情,与小序相互照应,词情摇曳,可谓善写景者。
-
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老僧下山
-
【生卒】:1871—1919【介绍】: 俄国表现主义*作家。189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895年开始发表作品。20世纪初和高尔基接近,成为团
-
黄升天上传新火,人间试夹衣。定巢新燕觅春泥。不为绣帘朱户、说相思。 侧帽吹飞絮,
-
《师道立而善人多,若取友则损益种种矣.自世鲜师道,故择友为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
《师道立而善人多,若取友则损益种种矣。自世鲜师道,故择友为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刘宗周 《学言》,良
-
【生卒】:1881—1956【介绍】: 意大利历史学家、哲学家、诗人、作家,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佛罗伦萨人。1903年创办文艺
-
离愁别恨,也是一个亘古常新的主题。但在写法上却各有不同,因而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就各异。严仁的这首词,以借景抒情取胜。 “一曲危弦断客肠”。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万种愁情,借琴曲传出,令人魄荡魂销。首句便给通篇定
-
【4312】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版)(柏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8 5万字,1989年5月第1版,2011年4月第3版,58元)13章:[1]中国政治制度
-
韩敬《重修湖心亭记》 韩敬 西湖如镜,湖心亭则镜台。镜若翳,不可一日不磨。镜台而毁,岂能终年不葺哉。余初作疏,倡修两亭。以为修放鹤亭,宜属之逋叟逸翁; 修湖心,宜属之游人士女,盖求其各称也。 崔徵仲使
-
几百件或大或小、形态不一的器皿静静地坐卧在那里,以一种沉默凝重的姿态。在灯光的辉映下泛着熠熠的光泽,仿佛一个垂暮的老人在夕阳下回首
-
名言: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句意: 忠于国家而忘掉自家, 一心为公不谋私利, 见利不随便谋取, 见害不苟且逃避。 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