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击邻家子》全文和鉴赏
——墨子·鲁问
中国古代寓言创作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是战国时代。这个黄金时代是伴随着诸子百家争鸣局面而出现的。诸子百家,无论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杂家,还是纵横家,都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政治主张,并形成了中国哲学“以形见理”的特色。在战国诸子中,墨子是较早用寓言来宣传自己主张的思想家之一(近人胡怀琛中国寓言研究一书认为中国寓言产生于墨子时代,虽不全面,但墨子确是一位较早的寓言作家)。
这则寓言以“譬”字开头,具有明显的譬喻性质。它正好说明,寓言刚从譬喻脱胎出来,就象瓜果上还残留着枯萎的花瓣一样。所以,它的情节很简单,语言也朴实无华,代表了寓言创作的初级阶段。
寓言说某户人家有个儿子强横而不成材, 父亲用竹板教训他(笞chi,用竹板或荆条抽打);邻家的老头儿见了,便举起木棒狠狠地打,边打边说:“我用木棒打他是顺从他父亲的意愿。”墨子说:“这邻家老头儿的做法难道不违背情理吗?”什么地方违背情理呢?一是干涉了人家的家务,邻居只能尽劝告的责任,决不能助长事态向坏的方向转化;二是用心不正,其父用竹板教训孩子虽然粗暴,用心却是爱护挽救,邻人用木棒去打, 岂非要把人打成残废吗?一“笞”一“击”,用字颇为严谨。
墨子·小取说:“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寓言以故事作比喻, 目的在于说明另一番道理。这则寓言意在说明墨子的主要学说——“非攻”。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楚国的鲁阳文君准备攻打郑国,墨子前往劝阻,鲁阳文君说:“先生为什么要劝阻我攻打郑国呢?郑国人连续三代杀死他们的国君,上天惩罚他们,使他们多年遭灾,我将要协助上天惩治他们。”墨子针对鲁阳文君的借口,说了这则寓言,戳穿了鲁阳文君的侵略意图。
历史上很多发动侵略战争的人,往往从他国内政问题上寻找借口,制造事端。古代的侵略者往往打出“天意”这块招牌以愚弄群众;现代的侵略者则喜欢用“民意”、“应某某政府请求”之类的花招以制造舆论。古代的例子不说,现代史上,希特勒侵占捷克、波兰。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泡制伪“满洲国”,莫不如此。时至今日,大小霸权主义者出兵外国,也是如此。 可见这则寓言仍未失去其现实意义。
这则寓言情节简单,形象亦不丰满,但它代表了墨家主要学说与墨子寓言的简朴风格,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寓言发展的轨迹,因此应受到重视。
-
老手便剧郡,高怀厌承明。联纡东阳绶,一濯沧浪缨。东阳佳山水,未到意已清。过家父老喜,出郭壶浆迎。子行得所愿,怆悢居者情。吾君方急贤,日旰坐迩英。(迩英,阁名。)黄金招乐毅,白璧赐虞卿。子不少自贬,陈义
-
又被时人写姓名,春风引路入京城。知君忆得前身事,分付莺花与后生。
-
男女议亲不可贪其阀阅之高,资产之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男女议亲不可贪其阀阅之高,资产之厚。》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古诗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
-
眼看时事力难胜,贪恋君恩退未能。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圣明宽大许全身,衰病摧颓自畏人。莫上冈头苦相望,吾方祭灶请比邻。
-
古代诗文名篇之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历史散文·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双眸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眼睛的古诗词有谁知道吗,形容眼睛的古诗词,描写眼睛的古诗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 “明眸善睐” (曹植《洛神赋》) “目流睇而横波” (傅毅《舞赋》) 《红楼梦》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国学名句“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出处和解释
【名句】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替自己的子孙后代筹划富贵的,十个当中有九个要失败;为周围的人做好事、行方便的,他的后人一定会得到好处。说明人不能只
-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作品赏析【原题】: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