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①,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安得不受祸?故见疏者妒,妒其形己也;见悦者亦妒,妒其妒己也。然则奈何?曰:居宠则思分而推之以均众,居尊则思和而下之以相忘,人何妒之有?缘分以安心,缘遇以安命,反己而不尤人,何妒?人之有此,入宫入朝者之所当知也。
【译文】有人问:“共同侍奉一个人,没有不嫉妒的,为什么呢?”回答说:“人的才能、性情、行为、容貌、辞色各不相同,被侍奉的人必然喜欢那些善侍奉他的人,厌恶那些不善侍奉他的人。善侍奉的就被喜欢,不善侍奉的则被疏远。我所以被疏远,是因为他善于侍奉而造成的,哪能不嫉妒呢?既然产生了嫉妒之情,怎能不相互倾轧呢?相互倾轧,怎能不遭受祸患呢?因此,被疏远的人嫉妒,嫉妒那些使自己相形见绌的人;被喜欢的人也嫉妒,嫉妒那些嫉妒自己的人。”“那么怎样做才好呢?”回答说:“居于受宠的地位则想着分一些恩宠给众人,使大家均沾恩宠。居于尊贵地位则想着让下面的人和睦相处而忘掉彼此,这样人们怎么还会有嫉妒之情呢?安心于自己的缘分,安命于自己的际遇,反求诸己而不怨恨别人,这怎么会嫉妒呢?人应有这样的修养,这是入宫入朝的人应当知道的。”
注释
【注释】①见悦:被喜悦。
-
?井有十四,自山下至山上,其十三井常空,盛夏水涨,则盐泉迤逦迁去,常去于江水之所不及。?五行水本咸,安择江与井。如何不相入,此意复谁剩人心固难足,物理偶相逞。犹嫌取未多,井上无闲绠。
-
汤显祖《【诗】·秋发庾岭》 【原文】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鉴赏】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在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出处】唐李白《静夜思》 【释义】 床前是明月之光,真像是一片白霜,抬头仰望明月,低头思念故乡。 【点评】远离家乡的游子,时时思念故乡。 【译
-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作品赏析[注释](1)油壁香车:古代妇女所坐的车子,因车厢涂刷了油漆而
-
连着几天,谷雨总是梦到自家那片麦地。不知为啥,地里的麦苗稀稀拉拉,又蔫又细,就像狗尾巴草一样短小干瘪。更让谷雨怦然心跳的是,麦花竟
-
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 ① ,仅以过冬。暨 ② 春东作,自曝 ③ 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 ④ 室,绵纩 ⑤ 狐貉 ⑥ 。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 ⑦ ,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列子·
-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
-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
-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
-
作者: 童继红崔承枢魏惠明 【原诗】:我居北海君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