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愚溪诗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愚溪诗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柳宗元

灌水之阳(1),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2)。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3)。古有愚公谷(4)。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5),不可以不更也(6),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7),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8),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9),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10),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11),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12),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13),混希夷(14),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1)灌水: 潇水的支流,在今湖南省内。阳: 水的北面。(2)潇水:源出潇山,在今湖南省道县北。(3)尤绝:特别奇绝。(4)愚公谷:在今山东省临淄县。(5)齗(yin)齗然:争辩的样子。(6)更:更换。(7)乐(yào): 喜爱。(8)坻: 水中的高地。(9)宁武子: 春秋时卫大夫宁俞。论语·公冶长: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10)颜子:颜回。论语·为政: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1)锵鸣金石: 象金石一样铿锵和鸣。(12)漱涤: 洗涤、牢笼:包罗。(13)鸿蒙:同鸿濛,即自然之气。(14)希夷:虚寂微妙。老子: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指一种形骸俱忘的境界。

〔鉴赏〕此文本是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 ,所以以愚溪诗序命名。可惜柳氏当日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看待。它和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来发抒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糅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永州的刻意之作。

全文分四节,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第一节写 “愚溪”得名之由来。先写实有此溪,来去处毫不含糊。再写溪名无定,为下文定名的根据。两个“或曰”相比成文,而下面的叙述却错综变化。“故姓是溪为冉溪” ,“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溪而有姓、有能,这都是奇特、出人意外的。笔法整齐中有变化,这是散文叙事力求不同于骈文、时文的地方。“予以愚触罪” ,轻轻点出 “愚” 字,比上面用许多笔墨写溪字又有变化,而尤关重要的,是用一 “愚” 字把自己和溪连在一起,下文都由这里生出。本来从这里就该写命名了,却横插一句“古有愚公谷”来。这五个字很值得玩味。一方面说明以“愚”为名,于古代有根据,并非杜撰; 更重要的这件事出于刘向说苑,实际上是讽刺政令不明,是非颠倒,好人受欺。管仲和齐桓公立刻领会到这层意思。所谓“愚公” ,实际是“大智若愚” ,以这个“愚公谷”作为愚溪命名的根据,含意是深刻的,牢骚不说自明,后面两段话也就安下了根。从章法上看,这一节的收尾解决了篇首的两个“或曰” 的争端,这样题目中的 “愚溪” 二字就交代完满了。

第二节以愚溪为中心,写出“八愚”的名字。这一段前面全用叙事,“为愚”重复了七次,很容易给人单调重复的感觉,但柳的叙述,采用有详有略,或连或断的处理方法,使人不觉得重复乏味,反而觉得重复有趣。本来这一节叙述插不进抒情和议论,而结尾却说: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 ,表明所谓“八愚” 却大有美景,不可忽视。“以予故,咸以愚辱焉”说明称之为愚,是名实不符,是对山水的侮辱。山水受辱的根源是“以予故” ,这三个字中该有多少酸辛! 所以,这一节结尾几句表面是为“愚溪”等鸣不平,实际是为自己抒愤懑。从章法上说是 “扬” 溪,为下面的 “抑” 起波澜。

第三节承第二节来,分两层,一层讲溪,一层讲自己。先讲溪,“智者乐水” ,水本与智相关,而此溪却偏名愚,似乎名实不相应,所以作者用“独” “何哉”提问,接着写溪无大用,加以贬斥,明其有可愚之道。这对第二节尾的扬其美奇来说是抑,但这个抑又为下一节的扬蓄势,使全文更有波澜。说溪之可愚有三点:不可以灌溉; 大舟不能入; 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最后一句“适类于予” ,就自然过渡到第二层说自己。“辱而愚之,可也” 是溪我双关语。本来应该数落自己了,却又引出“宁武子”和“颜子”来陪衬,这在暗中为自己占地步: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是牢骚语,也有自负的意思,不能轻轻放过。表面上仍然归到 “愚溪” 之名上,“予得专而名焉” ,和第一节相应。

最后一节是全文的高潮,前面抑扬反复,千回百折,都是为这一节服务,从抑到扬,也是先从溪和人两方面说,然后合而为一。“溪虽”一层从上文的贬溪转入赞溪,“善鉴万类” 言其用,“清莹秀澈” 言其质,“锵鸣金石” 言其声,明赞溪。写出文人的胸无尘滓、笔干造化的特色。“能使愚者” 一句由溪到人,转换使人不觉。“予虽” 句由上文的自贬转入自赞,中间的 “亦”字是细密处,与此节赞溪几句话相应。几句讲自己文墨的造诣,“漱涤万物” ,言其精深; “牢笼百态” ,言其广博。这和韩愈说的: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柳子厚墓志铭)可以对读。最后一层将己与溪合说,使人觉得一片化机,不知其是人是溪。“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这几句是全文最得意处,好象天地之间只有己与溪化而为一。散文到得意处,往往夹几句韵语,柳文中也常见这种情况,这表示感情激动到了高潮,但在得意之中着“寂寥而莫我知” 一句,上应“不合于俗”“违于理,悖于事” “予以愚触罪” 等语,一种废弃之牢骚自然流露。这几句可以和始得西山宴游记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合读,境界和情趣是一致的。“于是” 句表明题中的 “诗序” 二字。

全文一共四百四十多个字,委婉曲折,抑扬顿挫,借溪倾诉己之遭遇,和永州八记同一机杼,序本为诗作,而本身却类似永州八记外之愚溪记,所以诗虽然早经佚失(宋人注柳集时已云佚失)而序却传诵千古。清初文章评选家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五评论这篇文章的构思特点说:

本是一篇诗序,正因胸中许多郁抑,忽寻出 一个愚字,自嘲不已,无故将所居山水,尽数拖入浑水中,一齐嘲杀。而且以是溪当得是嘲,己所当嘲,人莫能与,反复推驳,令其无处再寻出路。然后以溪不失其为溪者,代溪解嘲; 又以己不失其为己者,自为解嘲,转入作诗处。觉溪与己同归化境。其转换变化,匪夷所思。

这段评论,对这篇的结构切中肯綮,可以参考。总之,读柳宗元永州所作记序,都应该注意其处境和心情。既有自怨自艾,令人读之欲泣处; 又有自慰自豪,令人激昂奋发处。一句一字都该细细咀嚼回味,不可掉以轻心。前人评古文要能 “适” ,说: “心境两闲,无营无待。柳记欧跋,得大自在。”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卷四)短短十六字,很能说明柳氏记山水的特点,这篇虽是诗序,实际也同于山水小记。

字数:3192 周本淳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841-845页.
猜你喜欢
  • 山乡风云录

    当代长篇小说。吴有恒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8月初版。小说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华南山区游击战争,描写由邓祥、文治平率领的一支小游击队进入那横山南区开展斗争的故事。他们以组织租规会、护丁队的形式发动群

  • 《关于小品文》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唐弢 中国毕竟是个大国,中国的人民也不愧是大国的人民,所以对于小,终觉得看不入眼。日本人被嘲骂的原故就因为生得矮小,似乎这便是他们的错处。 譬如骂人,指别人为贼为娼为畜生,总算很刻毒了。苟能冠之以小,

  • “藐姑射山之神(姑射)”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藐姑射山之神(姑射)》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庄子·逍遥游》:“藐姑射(音ye)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霞,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又,《列子·黄帝》:“列

  • 斯里兰卡诗歌

    斯里兰卡诗歌 斯里兰卡旧称锡兰,主要使用僧伽

  • 范仲淹《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全诗鉴赏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 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迁江陵夜行涂口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迁江陵夜行涂口作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园林无俗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 白居易《对晚开夜合花赠皇甫郎中》全诗赏析

    移晚校一月,花迟过半年。红开杪秋日,翠合欲昏天。白露滴未死,凉风吹更鲜。后时谁肯顾,唯我与君怜。

  • 苏轼《后赤壁赋》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幕,

  • 古代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注释与译文

    【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注释与译文]比翼鸟,传说中一种雌雄并翅而飞的鸟。连理枝,两棵树的枝干相连在一起。这两句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盟誓,意思是:在天上愿化为比翼鸟双双飞翔,在地下愿

  • 《瀑布联句赏析》

    此诗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据《庚溪诗话》,“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按: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闲禅师。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