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于谦《石灰吟》原文、鉴赏和解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于谦《石灰吟》原文、鉴赏和解析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喻体小诗,有的版本全诗作:“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诗相传为于谦十多岁时所作。古人写诗往往讲究寄托,即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某种事物的描写之中。“托物喻志”是我国诗歌的传统手法,石灰吟正是此类作品,字面上四句诗都是写石灰,实际上语语双关,写得十分精巧,毫无雕琢感。所描写的事物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丝丝入扣,十分贴切。

首句是写石灰石从深山中被开采出来。“千锤万凿”描写了开采过程中石灰所受的磨难。石灰本无生命,但在于谦笔下被赋予了生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石灰石从深山来到世间,“出”字也带有主动出世的意味。第二句是说石灰石变成石灰所经过的焙烧过程,“若等闲”同样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是充满生命感的描写。这比第一次的磨难更为酷烈,石灰毫不畏缩退避,反映了石灰崇高的献身精神。这里的石灰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而是一个闪光的象征形象了。后两句继续写石灰的生产过程,“粉身碎骨”是指石灰石经过焙烧,变成粉末状的石灰,然后,最终被人们用之于粉刷建筑物等,在人间留下一片清白之色。“粉身碎骨”是一种比脱胎换骨更为酷烈的磨难。但是对待这种磨难,它却同样处之泰然。因为石灰抱定宗旨:“要留清白在人间”,造福于人,不惜毁灭自己,是它唯一的追求。无私才能无畏,石灰彻底的无私,使得他不怕任何磨难,心地坦然地去承受最严峻的考验。寥寥二十余字,一个高度人格化的石灰形象就刻划成功了。

石灰吟写石灰的一生,实际上是于谦的自我表白,含意深长,作者借对石灰的衷心赞美,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自己的人格追求,表明自己也愿象石灰一样,怀着一颗赤诚无私的心,处之泰然地忍受考验,对待种种人间磨难,造福于人类,唯愿留下清白之名。

历代象这类托物喻志的诗歌很多,但象石灰吟这样既字字紧扣所咏的事物写,又语语双关,隐含比喻,丝毫不露痕迹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却不可多得。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经受磨难和留下“清白”。他另有一首诗咏煤炭。煤炭是黑色的,诗人突出煤炭不惜烧尽自己,为人们献出光和热的典型特征,同样歌颂献身精神,也写得非常贴切,说明作者善于运用托物喻志的技巧,来抒发自己高尚的志向。

猜你喜欢
  • 秦观《江城子》诗意|阅读答案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

  • 古诗词hu描写手法有哪些(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hu描写手法有哪些,内容包括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古诗的描写方法,诗歌的描写手法。古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烘托。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词之盛衰》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词之盛衰》经典解读 诗词之盛衰 诗至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

  •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名言: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注释: 反: 这里有反

  • 范仲淹《赠叶少卿》全诗鉴赏

    退也天之道,东南事了人。风波抛旧路,花月伴闲身。湖外扁舟远,门中驷马新。心從今日泰,家似昔时贫。见子登西掖,携孙过北邻。白云高阁曙,渌水后池春。樽酒呼前辈,鑪香叩上真。祇应阴德在,八十富精神。

  • 萧综《悲落叶》

    全诗句式长短错落,婉转流动,具有民歌风味。它的艺术表达方式有力地加强了全诗思绪起伏、悲痛绵延的感情色彩。

  • 《板桥晓别赏析》

    这是一首与情人言别的诗。题中“板桥”,指唐代汴州城西的板桥店。这里正像长安西边的渭城一样,是一个行旅往来频繁的地方,也是和亲友言别之处。   首句的“回望高城落晓河"中,高城指汴州城,晓河指破晓时分的银河。回望汴州方向,原先斜

  • 韦应物《郡内闲居》全诗赏析

    栖息绝尘侣,孱钝得自怡。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永日一酣寝,起坐兀无思。长廊独看雨,众药发幽姿。今夕已云罢,明晨复如斯。何事能为累,宠辱岂要辞。

  • 《陶渊明集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萧统 夫自衒自媒者 (1) ,士女之丑行; 不忮不求者 (2) ,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 (3) ,贤人遁世 (4) ,其故何也?含德之至 (5) ,莫逾于道; 亲己之切 (6) ,无重于身。故道存

  • 刘禹锡《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全诗赏析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