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跋文 赏析和解读
我把过去一年间所写的几篇短诗编成了这样一个集子,题上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书名, 在交印的时候, 重读一遍, 自己也觉得有些惊异。病痛的惨叫,狂人的呓语, 不健康, 不和谐的声音,怎样也配不上这时代的坚实的步履。这些病态的诗,狂妄的诗,无非说明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变态心理的行程,说明了一个进步诗人的意识的麻痹和感情的沉溺。你们,散布在天涯海角的关怀我爱护我的友人啊,将会为我惋惜, 对我失望的吧。
就我自己说,这个小集子的出现,也完全出乎我的计划之外。辗转流徙的脚步,忽而停留在西南高原上一个寂寞的山城里。生活静下来了,便想把几年来的感兴溶铸在几个既订的计划中。谁知道自己是这样地无能! 离开了督促和鞭策,便一任寂寞烦燥把自己带进一个可怕的感情的暴风雨中。工作停下来了, 失掉了自持的力量, 病痛的激情要求发泄的孔道,便这样断断续续地写下了这些暴跳如雷的篇章。
我爱这些诗,我舍不得撕毁它们, 只是因为它们是我某一时期的心灵波动的记录,诚恳,坦白而无所隐饰。我写它们,是为了医治自己的病痛的。而当那些扰人的病痛一经移入纸上之后, 理性的门便豁然开朗,我又能以青空明月的胸怀来欣赏生活的喜悦了。
我自然不相信这些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不相信它会对读者有了不起的好处。但我之所以不顾友人的劝阻, 仍要把这些病态的诗章发表出来,那是由于我在妄想了一位心理学家的学说。根据那位心理学家的说法,作为病痛的象征的作品,一方面使作者本身因了感情的发泄而获得解脱,一方面也可以使千千万万挣扎在同样的病痛中的读者, 藉此获得移情和解脱的机会。环顾周遭,在阴湿的泥土之上、在窒人的氛围中,果敢有为的青年,有意无意地被卷入小我感情的瘟疫中的, 不知有多少, 同病者倍相怜, 愿我的诗给他们以挣扎的力量。愿我的镇魂的咒语,能帮助那些病痛的灵魂得到安定。只要他们不以过高的尺度衡量这些符咒的艺术价值,我也就心安理得了。
1944年初春,于昆明
(雷, 昆明北门出版社1944年版)
赏析 雷,收入光未然创作的午夜雷声、野性的呐喊、颂歌等5首诗。是作者在“某一时期的心灵波动的记录”。
1942年,光未然辗转流徙,从重庆来到云南昆明。这时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列强威慑,外寇入侵。民族危亡的阴云笼罩着大地,也翻卷在每一个“救亡图存”的中国知识分子心里。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抗战胜利到来前最黑暗、最艰苦时期。光未然作为一个关心政治、投身革命的进步知识分子,几年来一直处于国民党特务的跟踪监视下,心情自然格外沉重、抑郁。表现出来,就是雷所宣泄的苦痛、烦燥的情绪。
其实,这种苦痛和烦躁,作为一种“时代病”,在30、40年代的中国是普遍存在的。随着抗日民族斗争的烽烟四起,中国人民忧国忧民的情感日益峻急和炽烈。多少爱国志士都陷于沉痛、忧愤之中难以自拔。“阴湿的泥土”、“窒人的氛围”,正是滋生“时代病”的绝好环境,黯淡、劣败的现实造就了广泛的灰暗的沉郁心理。光未然在“午夜雷声”中创作的这些诗篇,不过是突破了这种沉郁心理,在“感情的暴风雨”中爆发出的“野性的呐喊”。
感情抒发是消解抑郁心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光未然一方面希望能够借助作品的发表来摆脱时代病症的影响,一方面希望“千千万万挣扎在同样的病痛中的读者,藉此获得移情和解脱的机会”。因此,当他一旦从感情泥淖中解脱出来,他就敞开胸怀,严峻地剖析当时的“沉溺”和“迷失”,这足以表现一个进步诗人、真正文艺战士的勇敢和坦率!
跋文写得坦白、诚恳、直率,毫不掩饰战乱时期“时代病”给予诗人的侵袭和统御。感情色彩十分强烈,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人心 ① 惟危 ② ,道心 ③ 惟微 ④ ,惟精 ⑤ 惟一 ⑥ ,允 ⑦ 执 ⑧ 厥中。(《尚书·大禹谟》) 注释 ①人心:指受形体外物影响而易于产生私欲的思想。②危:险。③道心:指发自于义理而无私欲
-
〔原文〕 溱与洧, 方涣涣兮。 (韩涣作洹,齐 士与女, 作灌,鲁作汍。) 方秉蕑兮。 (齐蕑作菅。)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 洵訏且乐。 (鲁洵作询。韩訏 维士与女, 作吁。)
-
王思任《天姥山》 王思任 从南明入台山,如剥笋根,又如旋螺顶,渐深遂渐上。过桃墅,溪鸣树舞,白云绿坳,略有人。间饭班竹岭,酒家胡当罏艳甚①。桃花流水,胡麻正香,不意老山之中,有此嫩妇。过会墅,入太平庵
-
【3636】华为创新(周留征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3 5万字,2018年4月第1版,58元)△共8章:①华为的创新逻辑:活下去才是硬道理;②任正非
-
古文·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余幼时即嗜学(1),家
-
分无纤手裁春胜,况有新诗点蜀酥。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君应旅睫寒生晕,我饥亦肠夜自呼。明日南山春色动,不知谁佩紫微壶。
-
【原题】:西距渭南二十里有佛祠曰梁田其主僧守遂者引予登阁久之欲题名屋壁守遂遽阻曰有榜谕恐得罪于邑大夫愿勿题又阁有韩玉汝赴洋州日留题诗板而书字犹新询于守遂曰前日韩将漕本道亦邑宰令写之诗也因感世态而作
-
《桃花·桃》咏桃花诗鉴赏 李峤独有成蹊处,秾
-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山不在高,
-
《菊花·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咏菊花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