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桃》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桃咏桃花诗鉴赏
李峤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
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
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
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
桃花众人熟知,天下遍植,虽娇丽烂熳,却难脱俗艳,艳情春恨,无不可寄,所以历来的咏桃诗内容纷繁,少有奇篇。李峤这首诗却巧妙地以虚笔写实,实际点染,神思暗转,诗境变幻迷离,颇有奇情异趣。诗中咏桃,不择一时一处,而是引发连类,境象环生,使人如上“万里桃花路”,俯仰凭倚,只见处处桃花,千姿百态,让人领略不尽。
古谚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桃花娇艳芳菲,赏者自多。诗人先化用这古谚,写桃花秾艳悦人:“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这里写的是园中临水早放的春桃。诗人以叙代描,并不着意刻画,但古谚原有的丰富内涵就足以使诗篇境界大开:在花园露井之侧,一树桃花盛开了,它秾艳繁盛,如锦如霞,带来了芳春的融融暖意和蓬勃生机。刚刚经历了寒冷的人们,谁不想盛日寻芳,去感受春的温馨和明媚?难怪树下都踏出了小路:“独”字,写出人们对桃花的偏爱。桃花迎春早开,最富春情,不象梅的隆冬开放,寒意犹浓,所以春风桃李使人更觉亲切,这正是桃独得天时的幸运。“秾华”,写出桃花的红艳、火爆,使人想到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名句。
下面诗人诗锋一转,又为我们点画出另一个美妙境界,“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风浴露洗,山桃红艳,这是诗中常见的,但李峤写来,总要避开熟滥,翻新出奇。他想到山风多情,把自己的回春之能都施于桃花,使它的笑脸格外妖媚。“凝”字含蕴丰融,顿开境界。山桃带着山野风味,确比园中桃花更为红艳、俏丽,诗中写出了这一特征。对春桃带露,诗人并不简单地比作佳人粉面的点点泪痕,而是透过一层,比之佳人巧施的啼妆。后汉书 ·五行志载:“桓帝元嘉中,京中妇女作愁眉、啼妆,……啼妆者,以粉薄拭目下若啼处。”若啼而犹为妆,可见这别为一种美。读到此处,使人想到泪湿容妆的杨贵妃那“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动人姿容。这两句以雕绘巧拟见长,但形神毕肖,气韵生动,把山桃的丽色写得逼真欲现,真是“秀色似可餐,秾华如可掬。”(白居易和梦游诗)。
离开这株山桃,我们又随着诗人走进一个桃园,只见数株红桃铺天盖地。花香扑鼻,花红迷眼。看到这番美景,“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这一联使我们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林。诗人对桃园景象全是空际点染烘托,有神无迹,如仙如幻。真令人知其意而不敢指其事以实之。但诗人笔法必是隐而若现,藏而欲露。所以,虽全诗不着一桃字,更无桃园字样,但,只要我们总观全诗,便可于象外得之:隐士避世独居,不为世俗欢乐所动,其意态常常是淡默的,而现在他会满心愉悦,满面笑容。为什么?当是满目璀璨的桃园,使他心碎神迷。仙人凭虚御风,行途无阻,而如今他会行道迟迟,只觉路长。为什么?当是灼灼桃花铺锦流霞,使他意荡情摇。这两句极写桃园的芳艳绚丽,但,转过一层,是从隐士仙人异乎寻常的感受、意态婉曲见意。严羽沧浪诗话说,写诗“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此诗恰以含、隐为妙。
不独如此,这里的隐士、仙人云云,皆为诗人想象,以想象之迹作烘托,吸引读者再由此想象出桃园的美丽境界。这样以虚笔写实,原已瑰丽无比的桃园又增添了飘忽迷离之致。李峤另有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诗云:“不能拥路迷仙客,散欲开蹊侍圣君。”这与此诗构思相似,取义相反。类似笔法在李峤诗中还有,如“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桂)“云霞仙路近,琴酒俗尘疏”。(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羽客乘霞至,仙人弄月来。”(舟)把这些与此诗同参,更能深领其中妙趣。
走出迷人的桃园,诗人又把我们举入新的天地:“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对“上林苑”诗人点到为止,似境界未开,但一个“欣”字透露了其中消息。我们会由此描画出一幅春苑桃花图:皇宫御苑,小径弯弯,花石掩映。万绿丛中,几树春桃正向日而开。它色彩缤纷,华丽妖娆,就等着恭迎圣驾了。“欣”字流露出桃花对奉君的喜悦,诗人也以此巧妙地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亲附之情。这种思想在他的另些诗中也多有表露,如其咏桔诗中有“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的诗句。字面与用意都极似。这似有庸俗之气,但作为封建文人本也难免,而且其中用意还远不止于此。李商隐也曾在野菊诗中以“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抒发自己不通朝藉,怀才不遇的叹惋。这些情意的雅俗高下我们姑且不论,但其表达的自然含蓄,不能不令人称赞。
四处桃花胜景迤丽而过,我们一路观赏,顾盼流连,如在画中。不知不觉,春桃的丰姿丽色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唤起无数美好的向往。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宋晁以道)“诗中有画”向来为人们所推崇,这首咏桃诗恰如丹青妙手精心绘制的连环的春桃写意图。画幅的描绘,多在写意,弃雕饰,重意兴。同时,诗人又巧妙地把驰骋想象,化用典故,工笔彩绘交融在一起,使画面华美、瑰丽,又变幻迷离,呈现出多种令人神往的优美意境,把相对说来内容比较单调的咏花诗写得丰腴雍容,典丽韶秀,显出盛唐诗歌浑雅蕴藉的风格。
-
《卖布谣(一、二)》 刘大白 卖布谣(一)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卖布买米, 有饭落肚。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弟弟裤破, 没布补裤。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是谁买布, 前村财主。 土布粗, 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生古诗词朗读背诵比赛活动,内容包括初中生的古诗文诵读比赛,广州市中学生古诗文诵读大赛以“中华之魂”为主题,请结合活动的,诵读古诗文课开展哪些活动。苏轼 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不入公门慵敛手,不看人面免低眉。居士室间眠得所,少年场上饮非宜。闲谈娓娓留诸老,美酝徐徐进一卮。心未曾求过分事,身常少有不安时。此心除自谋身外,更问其余尽不知。
-
村口雪还是没有下来,树的手臂高举任凭西风,把死寂的日子割出一道道伤口,河流张开干瘪的嘴巴将一块块石头,艰难咀嚼、咽下枯草死死抓住河
-
鬓发已斑白,衣绶方朱紫。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车舆红尘合,第宅青烟起。彼来此须去,品物之常理。第宅非吾庐,逆旅暂留止。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有如蚕造茧,又似花生子。子结花暗凋,茧成蚕老死。悲哉可奈
-
晏几道在《临江仙》的开头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是以“帘幕低垂”的阴暗景色来衬托“去年春恨却来时”的阴暗心情的。卢祖皋这首《江城子》的开头写“画楼帘幕卷新晴”,则是以“新晴”的明朗景色来反衬他“日日唤愁生”的沉闷心绪。“新晴”
-
【3681】别让不懂心脑血管病害了你(汉竹编著,健康爱家系列之一,李小黎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12万字,2018年1月第1版,42元)△这
-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累日此流连,别来成寂寞。
-
借助于其它修辞方式进行缩小夸张的形式。 70.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刘白羽 《长江三日》) 评析 “稍差分厘,便会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