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注释】
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
竭泽而渔:戽干池水捉鱼。比喻不留余地。
【赏析】
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篇主要讲赏罚要合乎道义。它举了一个例子:战国时期,晋文公将要与楚国的军队在城濮交战,他分别问计于大臣咎犯和雍季。咎犯建议使用诈术,说:“经常打仗的君王,不反对狡诈。君王你也可以用欺诈的方法。”雍季则持相反的意见,说: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意思是:抽干水捕鱼,岂能没有收获,然而明年就捕不到鱼了。
雍季认为,使用欺诈的方法,犹如竭泽而渔一样,只顾了眼前利益,虽然一时可用,战胜了敌人,但往后就不能再用了,不是长久之计。
结果,晋文公使用咎犯的计谋,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而论功行赏的时候,却首先奖赏雍季。左右的人不理解,劝谏说:“城濮之战取胜,用的是咎犯的谋略,却先奖赏雍季,后奖赏他,可能行不通吧。”晋文公胸有成竹地说:“雍季的看法,对后世有好处,而咎犯的主张,只是一时的用处,怎么能把一时之功放在对百世功业都有利的主张前面呢?”
在涉及国家兴衰成败的问题上,晋文公眼光高远,胸怀广大,表现出了一个贤明君主应有的胸襟和气度。因为晋文公明白,谁赏赐得重,人民就会仿效他,这样教化就成功了。如果人民效仿狡诈,教化成功也是失败的。所以孔子评价晋文公说:“面对困境使用狡诈的方法,可以战胜敌人。回去后尊敬贤人,可以回报德行。晋文公虽然不能自始至终都用德行修身,但也足可以称霸天下了。”
春秋战国时期,打胜仗的人很多,称霸的只有五人,晋文公就是其中一个人。
-
八六子 【宋】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公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
-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
午夜时分,除他之外,大伙儿依旧在漫无边际地閑聊。突然,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一刹那,空气仿佛凝固,大家屏声静气竖起了耳朵。他说:“就
-
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此篇原为殷商卜辞,见《卜辞通纂》三七五。它原无题目,系按惯例采首句为题。 这篇小辞是在占卜“今日是从何方来雨”?这里文字完整,意思显豁,已经
-
注解:《奥赛罗》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这出戏最早于1年11月1日在伦敦首演。
-
铜雀妓二首(其一)崔道融①严妆垂玉箸②,妙舞对清风。无复君王顾,春来起渐慵。【注释】①崔道融,生卒年不详,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人
-
古文观止·《左传》·臧哀伯谏纳郜鼎 (桓公二
-
“红豆生南国”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上一句:"一岁一枯荣。"
下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翻译:
草地上的离离苇草,
每一年都有枯萎和茂
-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作品赏析【注释】①闲居带湖之作。韩南涧:见前《水调歌头
-
【注释】:(连日毒热,思冰不可得,因赋五言一首,素箑庶几咏冰解暑,不啻望梅止渴,仍邀来仪、季迪、幼文三公子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