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奥赛罗》作品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奥赛罗》作品解读

第三部分奥赛罗

注解:奥赛罗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这出戏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伦敦首演。

作品中奥赛罗是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他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与苔丝狄蒙娜的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的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蒙娜身边。

小马哥: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奥赛罗。奥赛罗也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同时也是莎士比亚唯一一部以黑人为主人公的作品。它取材于威尼斯的传奇故事,经过莎士比亚的创作,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且复杂的人物,它不再是单纯的爱情悲剧,而更具有深刻的意义与内涵。

安子,给我们讲一讲奥赛罗的故事吧。

安子:

奥赛罗讲述的是在威尼斯担任将军的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之间因猜疑而酿成的爱情悲剧。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旗官伊阿古的挑拨离间,他想要夺取副将的职位,但是未能得到,因而心怀不满,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

奥赛罗是多主题作品,其中包括:爱情与嫉妒、轻信与背叛、异族通婚,等等。

作为将军的奥赛罗,让读者又爱又恨。他的军衔得来不易,一个摩尔人,一个黑人,在异国威尼斯,备受歧视,然而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威尼斯取得一席之地。他正直、责任感极强、极具自制力。然而在爱情中,他却太情绪化,太感情用事。在伊阿古的诱导下,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老、太黑,缺少温柔风雅的谈吐举止,因此怀疑妻子背叛了自己。于是他一味地怀疑与猜忌,丧失了应有的理智,最终亲手杀死了妻子。奥赛罗真的让人又爱又恨,他那么单纯,不懂得在所谓的文明国家里,还存在着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竟然把口蜜腹剑的伊阿古看成最忠实的下属,一副手帕,就让他生了疑心。

可怜的苔丝狄蒙娜,对于同肤色、同种族、同地位的年轻人的求婚全都毅然拒绝,始终深爱着比自己年纪大、地位相对低下的奥赛罗,不顾一切人的反对,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她对于爱情的大胆追求,实在让人佩服,也让人心疼她的结局。

小马哥:

安子,导致这个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呢?

安子:

奥赛罗作为四大悲剧之一,它的悲剧性比哈姆雷特更进一步。导致悲剧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总的来说,有奥赛罗性格上的缺陷——对荣誉的追求与渴望,还有男女社会地位的因素,以及种族因素。一个是异族的将军;一个是贵族小姐,他们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勇敢地走在了一起。他们是真心相爱的,也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他们原本应该幸福美满地生活下去,却因为奥赛罗轻信小人伊阿古的谗言,心生怀疑和猜忌,最终导致了悲剧。男女之间幸福的获得需要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然而当时男尊女卑,男女之间没有平等交流的机会。当苔丝狄蒙娜发现丈夫奥赛罗发生了变化时,她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只是一味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力图通过改变自己来消除彼此间的误会,挽回他们之间的爱情。直到最后一刻,她还认为杀死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可怜之人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种族问题。白人对于黑人的歧视,从一开始就预示着悲剧的结局。正因为众人的歧视,才使得奥赛罗对自己和妻子产生了怀疑,最终导致悲剧的人生

语录:收起你们明晃晃的剑,它们沾了露水会生锈的。

——奥赛罗无论男人女人,名誉是他们灵魂中最贴心的珍宝,如果有人偷走了我的钱袋,他不过偷走了一些废物,那不过是些毫无价值的东西罢了。

——奥赛罗啊!婚姻的烦恼!我们可以把这些可爱的人儿据为己有,却无法掌控她们的各种欲望。

——奥赛罗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亲政篇》译文与赏析

    亲政篇亲政篇 明·王鏊 【题解】 本文是王鏊在明世宗即位之后所作的一篇答谢世宗慰问的信。亲政,即皇帝直接了解下情、亲自执政的

  • 《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2] ,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 [3] ,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4] 。中贵人走广 [5]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6]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7] 。三人亡马步行

  •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名言: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注释: 沐: 洗头。哺: 口中咀嚼着的食物。 句意: 洗头时, 三次把头发挽起来(去接待客人), 吃饭时, 三次吐掉口中正吃的食物(去接待贤士), 还

  • 《元日早朝行赏析》

    君主朝堂上会见百官,称之为临朝视事,百官朝见皇帝,向皇帝奏事称之为上朝。上朝对于百官来说,是他们每日的第一件大事。   当长安郊野曙色才分的时候,大明宫里的钟声就响彻长安上空了,钟声告诉散居在各街坊的百官们,朝见皇帝的时候到了。待到百官

  •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

    名言: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 注释: 至难: 极难。 句意: 教育人是很难的事, 一定要尽人之材而教, 才不致于误人。 出处: 宋·张载《语录抄》

  • 田雯《游太室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田雯:游太室记 田雯嵩山神祠,在黄盖峰下,登封县东八里。祠门三重,古柏几二百株。三门之内,四岳神祠分列左右。东有降神殿,绘“生甫及

  • 南朝汤惠休《白纻歌三首(其二)》乐府舞曲歌辞鉴赏

    这首诗的另一个艺术特点是:它采用了一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形象塑造方法,描写既细腻,又简洁准确。作者所描写的是一个自己眼中的舞女,通过描写,又画出了一个舞女眼中的自己。

  • 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原文注解与鉴赏

    这篇传记抓住两人品格的主要特征加以描绘,因此,虽然所用笔墨不多,两人的形象却栩栩如生。

  • 《古代兵法散文·明代兵法·武备志》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明代兵法·武备志》原文鉴赏

  • 《庞阿》全文和鉴赏

    ·刘义庆· 钜鹿有庞阿者,美容仪。同郡石氏有女,曾内睹阿,心悦之。未几,阿见此女来诣。阿妻极妒,闻之,使婢缚之,送还石家,中路遂化为烟气而灭。婢乃直诣石家,说此事。石氏之父大惊曰:“我女都不出门,岂可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