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亦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亦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二赏析》

  这两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蒌蒿满地芦芽短”,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正是河豚欲上时”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其二

  本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一般鲜为人知,但其创作水平也是很高。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这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不舍这春天美景,差点脱离了队伍。并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依依不舍的几只归雁比作了“北归人”,使画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也是拟人化,给北去大雁赋予了人的情感。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猜你喜欢
  • 苏轼《蝶恋花·春景》原文和赏析 - 宋词三百首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品,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以蝶恋花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苏轼以流畅优美的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恢弘。同时,词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也让人回味无穷。这首词作品正是苏轼才华横溢的写作风格的典型体现,也是宋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 肉皮之恋

    小时候,母亲常常用猪皮炖一大锅海带萝卜,让我们全家度过了那些缺油少肉的日子。那时几乎每户人家都在厨房里悬挂有晾干的肉皮,积少成多后,选某一个很久没吃肉的日子,与两毛钱一斤的骨头及几分钱一斤的萝卜炖一大

  • 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全诗赏析

    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服事哥舒翰,意无流沙碛。未甚拔行间,犬戎大充斥。短小精悍姿,几然强寇敌。贯穿百万众,出主由咫尺。马鞍悬将首,甲外控鸣镝。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九曲非外

  • 《苏武传(节选)》注释和全文翻译

    《汉书》 武,字子卿,少以 ① 父任 ② ,兄弟并为郎 ③ ,稍迁 ④ 至栘中厩 ⑤ 监 ⑥ 。时汉连 ⑦ 伐胡 ⑧ ,数 ⑨ 通使相窥观 ⑩ 。匈奴留 (11) 汉使郭吉、路充国 (12) 等,前后

  • 欧阳修《南征回京至界上驿先呈城中诸友》全诗鉴赏

    朝云来少室,日暮向箕山。本以无心出,宁随倦客还。春归伊水绿,花晚洛桥闲。谁有余◇酒,相期一解颜。

  • 《拜闯王》鉴赏、赏析和解读

    朝求升,暮求合, 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叫大小都喜悦。 ——清·计六奇编《明季北略》 这首歌谣反映了明代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所以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热烈响应的根本原因。 闯王,是明末农

  • 《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译文与赏析

    难一第三十六 【题解】 “难”(nàn)是辩难,是韩非对前人成说的反驳,在文体上相当于今天的驳论文。为了深刻阐述势治学说,韩非旁

  • 树人学校古诗词考级(古诗词考级最高级是多少级)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树人学校古诗词考级,内容包括见过英语考级,见过艺术考级,听说过“古诗词考级”吗,古诗词考级最高级是多少级,小学古诗考级有用吗。国学经典主要针对古诗词进行考级,内容就是学校校本教材《古诗词读本》中的200首诗词,依据不同的考察难度分为初级100首、中级65首、高级

  • 张孝祥《观月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张孝祥:观月记 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

  • 古诗文《霍小玉传》原文|注释|赏析

    [唐] 蒋 防 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第 ② 。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 ③ 。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翕然推伏 ④ 。每自矜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