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赏析》
这首诗首联由西村思往事;颔联写进山时的情况;颈联写入西村后所见所闻;尾联写看到景色后触景生情。这首诗场景描写细致,意境优美。西村是诗人旧游之地。这次隔了多时旧地重游,自不免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他观赏着沿途风光,时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首联由西村思往事。西村群山环绕,仿佛是桃源世界。他还清楚记得当年游赏时敲门求水解渴的情景。
颔联写进山时的情况:走过柳树簇拥的小桥,就要勒转马头拐个弯,前面临水数户人家便是西村。对于摆脱尘世喧嚣的山水深处,诗人是心向往之的。他另有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绝句:“数家茅屋白成村,地碓声中昼掩门。寒日欲沉苍雾合,人间随处有桃源。”也把数家的小村视为桃源。此诗这两句富于动感,景物组合巧妙。“高柳簇桥”,似乎尚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而在“初转马”以后,眼前便是“数家临水自成村”,就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写法颇为接近。这不仅回应了首句“小桃源”三字,而且从山回路转中展示了这一桃源境界。
颈联写入西村后所见所闻:周围树木茂密,不见啼鸟,但闻鸣声。当年来游之处,已是坏壁颓垣,自己醉书于上的诗句,也已斑斑驳驳,布满青苔。诗人觉得,眼前这情景很动人,值得怀恋,应当写一首诗留作纪念。
于是转入尾联。正当诗人吟哦之际,抬起头来,只见空中有几缕纤云,一弯新月。在此风景清佳的黄昏时刻,清诗自会涌上心头。
作为一首纪游诗,此诗的特点在于能够不为物累,脱去形似,用渗透感情的笔墨去捕捉形象,将自己深切体验过的、敏锐感受到的物象写入诗中,几乎每一笔都带感情。
-
宋·王安石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2,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3。嗟乎!孟尝
-
树木是村庄真诚友善的朋友,给予村庄许多,所获者甚微。尤其像红豆杉这样聪明智慧的树,它们早于村庄在此安家落户。千年风雨,与村庄相随相
-
船中曲 作者: 吴嘉纪 【
-
卞皇后传卞皇后传 【题解】 武宣皇后卞氏,为人生平节俭,不喜华丽,二十岁时被曹操在谯纳为妾,建安初年,丁夫人被废,卞夫人成为曹
-
《封神演义》 明代神魔小说。又名《封神榜》、《封神传》。一百回。关于作者,约有以下诸说。一、许仲琳作。明舒载阳刊本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今人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说:“《封神传》全书一百回
-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出处】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意思】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掀开帘幕观赏景物的光华。 【全诗】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
-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後,知孤负、秋多少。闻道岭南太守,後堂深、绿珠娇校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楚腰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楚字的古诗词,楚腰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在看杜枚的诗时有两种说法“楚腰肠断掌中轻”,“楚腰纤细掌中轻”,。《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首纪行写景七绝诗,清新喜人,初夏风光映现眼前。诗写得富于变化,不是一开始就把所有的景象全部写尽,而是逐次写来,逐步深入。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