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文学作品《封神演义》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文学作品《封神演义》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封神演义

明代神魔小说。又名封神榜、封神传。一百回。关于作者,约有以下诸说。一、许仲琳作。明舒载阳刊本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今人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说:“封神传全书一百回,作者许仲琳,南京应天府人,号钟山逸叟,生平未详。虽间有浅陋之处,然其博学广闻,多采异语以入传,则颇使人感到他并不是一位浅陋的学者。张无咎序平妖传,曾及封神传,则许氏的生代,至迟当在万历,早则或在嘉靖、隆庆。这时,政治界对于文字的罗网似乎最稀,故封神传中的叙述,颇有很大胆的地方。”二、陆长庚作。曲海总目提要卷三十九顺天时条云:“封神传系元时道士陆长庚作,未知的否。”今人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说:“元时乃明时之误,长庚乃陆西星之字。”三、明代一名宿所撰。清梁章钜浪迹续谈说:“忆吾乡林樾亭先生,尝与余谈,封神传一书,是前明一名宿所撰,意欲与西游记、水浒传鼎立而三,因偶读尚书·武成篇‘惟尔有神,尚克相予’语,演成此传。其封神事,则隐据六韬(旧唐书·礼仪志引)阴谋(太平御览引)史记·封禅书、唐书·礼仪志各书,铺张俶诡,非尽无本也。”四、许仲琳原作,李云翔改定评次。今人傅惜华内阁文库访书记说:“封神演义,明许仲琳撰。万历间,金阊书肆舒载阳刻本,二十册。此书封面,右行小字标曰:‘批评全像武王伐纣外史’,中行大题曰‘封神演义’,右旁有识语一段,下暑曰‘金阊书坊舒冲甫识’。正文首行标曰‘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卷首有‘邗江李云翔为霖甫撰’序文。凡二十卷,共一百回。按此书国内所流传者,如清初刻周之标序本,及通行之四雪草堂订本,其文字评语,与此明本,实亦全同,毫无更易,惟将此明本之序文及撰人名氏,俱为删去。关于此书作者问题,后世久晦,今获睹此本,乃稍知其端绪。据卷首李云翔序云:‘舒冲甫自楚中重资购有钟伯敬先生批阅封神一册,尚未竟其业,乃托余终其事。余不愧续貂,删其荒谬,去其鄙俚,而于每回之后,或正语,或反说,或以嘲谑之语,以写其忠贞侠烈之品,奸邪顽钝之态,于世道人心,不无唤醒耳’。所谓钟伯敬评者,自是依托;必云购自楚中,则以伯敬为景陵人耳。据此则作者似即李云翔,然此本卷二首页次行,又明署曰:‘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所题如此,当非伪撰。惟其他各卷,复无此题,未悉何故?按封面识语有云:‘此时久系传说,苦无善本,语多俚秽,事半荒唐。……兹集乃□□(原缺二字)先生考订批评,家藏秘册。’据云翔亦谓:‘俗有姜子牙斩将封神之说,从未有缮本,不过传闻于说词者之口,因舒冲甫自楚中购得评本,而已为删定评论之。’考元人讲史,旧有武王伐纣书评话,即衍此故事,竟云‘从未有缮本’,岂评话于明时即已不存耶?想秘本钟评之说,当出于书贾之夸张,且序题文语恍惚,无从征实。余意编书时,或曾取旧本,以为底本,后更增益之。盖原作者为许仲琳,改定评次者则为李云翔,似可信也。”按四说之中,此说较确。关于该书的思想内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书之开篇诗有云:‘商、周演义古今传’,似志在于演史,而侈谈神怪,什九虚造,实不过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较水浒固失之架空,方西游又逊其雄肆,故迄今未有以鼎足视之者也。史记·封禅书云:‘八神将,太公以来作之。’六韬·金匮中亦间记太公神术;妲己为狐精,则见于唐李瀚蒙求注,是商、周神异之谈,由来旧矣。然‘封神’亦明代巷语,见真武传,不必定本于尚书。封神传即始自受辛进香女娲宫,题诗黩神,神因命三妖惑纣以助周。第二至三十回则杂叙商纣暴虐,子牙隐显,西伯脱祸,武成反商,以成殷、周交战之局。此后多说战争,神佛错出,助周者为阐教即道释,助殷者为截教。截教不知所谓,钱静方(小说丛考上)以为周书·克殷篇有云:‘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案此文在世俘篇,钱偶误记),魔与人分别言之,作者遂由此生发为截教。然‘摩罗’梵语,周代未翻,世俘篇之魔字又或作磨,当是误字,所未详也。其战各逞道术,互有死伤,而截教终败。于是以纣王自焚,周武入殷,子牙归国封神,武王分封列国终。封国以报功臣,封神以妥功鬼,而人神之死,则委之于劫数。其间时出佛名,偶说名教,混合三教,略如西游,然其根柢,则方士之见而已。”今人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说:“封神演义中的叙述,颇有很大胆的地方。若哪吒的逼父,杨戬的反殷,都是旧礼教所不能容的,而许氏却言之津津。又通天教主的门下,万汇皆仙,百兽不拒,亦颇使人有仁者泽及万物之感。惟杀戮死伤过多,又过于鼓吹着定命论,却也使人处处感到栗然、凄然,不甚觉得愉快。”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说:“抨击封建暴君的暴政,批判封建伦理观念,这就是封神演义所表现出来的反封建的倾向。”今人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说:“它一面假借历史事件,托古讽今,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另一方面通过神魔斗法的描写,宣扬了宿命论和‘三教合一’的思想。……小说通过许多情节,暴露纣王设炮烙、造虿盆、剖孕妇、敲骨髓的暴行,这是明中叶以后,厂卫横行,民不聊生的残暴政治现实的折光反映。”该小说是作者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并加上自己的虚构,演绎而成的长篇神魔小说。自殷纣王到女娲宫进香亵渎女神开始,至武王灭殷,姜子牙封神为止,通过一系列情节,表现了商末政治纷乱和武王伐殷的史事,肯定了周武王“吊民伐罪”的正义事业,揭露了纣王设炮烙、造虿盆、断胫验髓、剖腹验胎、挖比干之心、醢伯邑考之心,任意杀戮大臣,扰害百姓的残暴行为,曲折地反映了明中叶以后帝王追求享乐的腐朽生活和厂卫横行的黑暗现实;通过哪吒这个形象,对封建伦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但全书宣扬了宿命论,还用“女人祸水论”来解释纣王的失败,是其局限性。艺术方面,作者想象丰富,以文王、武王的宽惠爱民与纣王的残暴作鲜明对照,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人物性格也刻画得鲜明生动,如天真纯洁、具有叛逆精神的哪吒,坚韧顽强、英勇果敢的姜子牙,阴险刻毒、忘恩负义的申公豹等,均富于个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客》全诗赏析

    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自顾才能少,何堪宠命频。冒荣惭印绶,虚奖负丝纶。[除苏州制云:藏于己为道义,施于物为政能。在公形骨鲠之志

  • 李白《关山月》阅读答案

    《关山月》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关山之上皓月当空的景象,展示了李白豪情激荡的创作风格。他以动人的词句,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这首诗也表达了李白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他对壮志豪情的追求。阅读这首诗,令人感叹李白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 古典小说《胡公去狐 》全文和鉴赏

    胡彦高,明昌二年以廉举为即墨令。县廨在古城之隅,为妖狐所据,昼伏夜出,变化狡狯,或为狱卒,纵遗囚系;或为官妓,盗驿传被襆。媚惑男女,有迷乱至死者。邑人无如之何,反以香火奉之,余五十年矣。彦高到官,问知

  • 白居易《东城寻春》全诗赏析

    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今犹未甚衰,每事力可任。花时仍爱出,酒后尚能吟。但恐如此兴,亦随日销沉。东城春欲老,勉强一来寻。

  • 苏轼《和林子中待制》全诗鉴赏

    两翁留滞各皤然,人笑迂疏老更坚。共把鹅儿?一作鸱夷?一樽酒,相逢卵色五湖天。江边遗爱啼斑白,海上先声入管弦。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笑老斜川。

  • 短篇文言文翻译8篇

    在平日的学习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短篇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短篇文言文翻译1爱莲说周敦

  • 忍学《七十愿得金带》译文与赏析

    七十愿得金带七十愿得金带 康定间,元昊寇边,韩魏公领四路招讨,驻延安。忽夜有人携匕首至卧内,剧搴帏帐,魏公问:“谁何?”曰:

  •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出处】唐王维《渭川田家》。 【译注】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鉴赏】 黄昏时候,牛羊都回家了,村野的老人家想念着还未归来的牧童,拄着手杖在柴门

  • 传统古诗词朗诵(歌颂母亲的古诗词诵读视频)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传统古诗词朗诵,内容包括歌颂母亲的古诗词诵读视频,经典诵读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古诗词视频,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精神诗歌朗诵4至6分钟急急急。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3、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4、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 古代爱情诗词选读,经典爱情诗词名句大全

    诗经 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