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蕙心堪怨赏析》
此词上片着重回忆过去词人与恋人两人的交往;下片着重抒情,以假想的“旧时薄幸”和确实存在的“今日无情”相对比来突显词人的痛心。全词巧妙运用虚字,用追忆之笔淋漓尽致地反衬出词人的自责无奈,意切而情真。
此词上片着重回忆过去词人与恋人二人的交往。首二句“蕙心堪怨,也逐春风转”开门见山写“怨”,闺妇的蕙心承当着怨恨情绪,随着流转的春风而改变。歇拍“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二句以幽会为典型,写两人情深:当时,红杏墙东,继而相见,继而相约幽会,绿窗之中,处处题写下欢愉踪迹。
下片着重抒情。过片“眼中前事分明,可怜如梦难凭”二句写二人相爱的前事清清楚楚呈现眼前,可惜都像梦境一样,难以叫人相信为实。结拍“都把旧时薄幸,只消今日无情”二句写词人细数旧时有过的薄幸行为,刚好和她如今的无情相抵消。其中,“都把”、“只消”,虚字运用入妙;“旧时薄幸”是假想的而“无情”却是实在的,相比之下,词人的痛心愈加突显。
-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
宋词典故·三缄 【出典】 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
-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
-
吴道子 ① 画钟馗 ② ,以左手捉鬼,右手抉鬼目,有得之以献蜀主 ③ 者。蜀主甚爱之,常张于卧内。一日,召黄筌 ④ 曰:“若用拇指掐其目,愈有力。”令筌改之。筌请归私室,数日,别画用拇指者,并吴画以献
-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
多为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烦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
名言: 交不为利,仕不谋禄。 注释: 交: 交朋友。为利: 图谋私利。仕: 当官。谋禄: 追求俸禄。 句意: 交友不想谋私利, 当官不求俸禄厚。 出处: 三国·魏·嵇康《卜疑》
-
惠子白驹瘦,归溪唯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崖蜜松花熟,山杯竹叶新。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
-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博学能文,嫉恶如仇,喜谈霸王大略。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