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宋词典故“三缄”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宋词典故“三缄”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三缄

【出典】 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释义】 春秋时,太庙阶前的金人(铜人)被三缄其口(嘴被封上三重),背上刻着“古之慎言人也”等语。后世常用“三缄”作为慎言以避祸的典故。

【例句】 从来涉世戒三缄,只好随时饮啖。(高登西江月[渺渺西江流水]1294)这里用以表示,处世当慎言以避祸,只好饱食终日。

猜你喜欢
  • 即将回家心情的古诗词(形容马上就要回家的激动心情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即将回家心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马上就要回家的激动心情的诗句,表达回家急切心情的诗句,形容归家的心情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话译文: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 《我的灵魂栖居“岌岌斋”》孙仁歌散文赏析

    凡天下文人墨士,大多都能安逸于个体的、独立的并可以冠以诗意情感的栖居;而这于吾人不然,越是诗意的、情感的,却往往越是让人感到险象环

  • 《早寒有怀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来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

  • 卢 梭《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原文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 卢 梭 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来访扰乱

  • 苏轼《程德孺惠海中柏石兼辱佳篇辄复和谢》全诗鉴赏

    岚薰瘴染却敷腴,笑饮贪泉独继吴。未欲连车收薏苡,肯教沉网取珊瑚。不知庾岭三年别,收得曹溪一滴无。但指庭前双柏石,要予临老识方壶。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出塞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乐府篇名。见《乐府诗集》卷二一《横吹曲辞汉横吹曲》。该书引《晋书乐志》曰:《出塞》、《

  • 《赠盖邦式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马存 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 “司马子长 (1) 之文章有奇伟气 (2) ,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 “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在天下名山大

  • 《万俟<imgsrc="http://www.apabi.com/refbook/resource/m.20071106-m300-w001-027/ap

    临安通判。他奉命去牛头山给被围的宋军运送粮草,因畏惧金兵,不敢上山,将公家粮草运回自己家中。岳飞得知,下令斩首,张宪、岳云劝解,改

  • 《游赏心亭赏析》

    该诗前两联,描述登赏心亭所见,侧重在写景建康是东昊、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旧都,遍地古迹名胜,城郭北濒大江,滚滚波涛,东流入海无论从历史地位还是从地理形势角度看,都非同寻常。故诗的首联,作者从宏观着眼下笔,抓住了这座名城的历史和地理特征。“此空存”,一个空”字,多感慨,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

  • “食色,性也”注释、译文和感悟

    告子曰:“食 ① 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四) 注释 ①食:饮食。 【译文】 告子说:“饮食及男女之间的爱,是人的自然本性。” 感悟 饮食、男女是人的自然本性,但不可流于自然主义;因为它们不仅是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