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阁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闲暇之余黄昏泛舟游太湖的所见所感以及乘舟返城的过程。全诗高雅淡远,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作者游玩时闲适以及对豁然阁的依依眷顾之情。
“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句写诗人黄昏出游,飞帆驶入澄静的太湖。“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诗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奇美的境界,绚丽多姿的晚霞在西山上空飘浮,清风徐吹,帆船轻轻划破水平如镜的湖面,这景象,令人想起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中间四句写诗人登上了豁然阁,凭窗远眺。阁窗直对湖面,湖光映照得十分明亮。他赞叹这窗开得巧,凭倚窗前,太湖千顷碧波尽收眼底。当幽暗的夜的帷幕缓缓下降的时候,湖景倍加奇丽,映照水面的明月射出淡淡的白光,朦胧而又神秘。一阵风挟来了一霎雨,破坏了平静,把如璧的湖月撕得粉碎,仿佛沉人了湖底。
“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句概述诗人的志趣。他时而邀朋聚会,这些朋友志趣高尚,如同晋代的竹林七贤;他又时而出访知交,如王子猷雪夜访戴,全凭兴趣。
结尾二句写乘舟返城。诗人乘着轻快的小船返回北城,途中隐隐约约听见清脆悠扬的钟磬声发自附近的庙宇。诗人隐隐流露了对豁然阁的依恋之情。
这首五古文笔轻淡,诗思摇漾。其中前两句一“堕”一“拂”,高阁之崇,湖水之阔尽现。次二句以“一窗明”纳“千顷静”,形成视觉与听觉之通感效果,末二句以一叶扁舟遥协“飞帆拂天镜”,然又忽折笔势,将此轻快的动感复引入“隐隐闻钟磬”的幽深而空灵的静境。明显受了中唐诗人韦应物“高雅闲淡”的山水诗的影响。
-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作品赏析青云少年子:又作青云年少子
-
(宋)曾巩 满城山色长浮黛, 绕舍泉声不受尘①。 四镜带牛无事日②, 两衙封印自繇身③。 白羊酒熟初看雪④,黄杏花开欲探春。 总是济南为郡乐, 更将诗兴属何人。 【题解】 济南位于山东中部偏西、黄河南
-
汤炳龙 谁掷流苏满小园,无心花萼密相联。 唐宫玉蝶团风软,后土琼花簇月圆。 妖态欲来裀上舞,异香宜在帐中悬。 试看有物浑成处,如在东风太素天。 此诗录自《元诗
-
〔说山训〕 郢人有鬻其母 ① ,为请于买者曰:“此母老矣!幸善食之而勿苦 ② 。”此行大不义而欲为小义者。 〔注释〕 ① 郢: 楚国郢都。鬻: 买。 ② 幸: 希望。食: 供养。苦: 使受苦。 【鉴赏
-
刘敞《微雨登城》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①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② 【注释】 ①重楼:层楼,高楼。城隅:城角。隅,角落。②水墨图:专用水墨而不施彩色的图画。 【译文】 绵绵秋
-
山坡羊·冬日写怀 乔吉 朝三幕四。昨非今是。 痴儿不解荣枯事。 耗家私。宠花枝。 黄金壮起荒淫志。 千百锭买张招状纸。 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
-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作品赏析【注释】:心有千载忧?
-
鸟鸣涧王维①人闲桂花落②,夜静春山空③。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④。【注释】①王维:见《酬张少府》。②闲:安静。③空:空空荡荡。④
-
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情况,两人居两地相距甚远,本以为无机缘再见面了,却有一天又见面了,俗语称为“人生何处不相逢”。 此语源自宋人欧阳修的《归田录》。书中记载:“寇忠愍(mǐn)公准之贬也,初以列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