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赏析》
惜秋华,梦窗词入夹钟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集收此词调五首,也因句逗有异可分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
“木芙蓉”,亦略称为芙蓉。韩愈有木芙蓉诗,今俗名酒醉芙蓉。
“路远”三句,引神话传说入手。“仙城”,即原注中的芙蓉城。事见胡微之芙蓉城传,略云:王迥,子高。初遇一女,自言周太尉女,萁契当侍巾帻;自此攸忽来去。一夕,梦周道服而至,谓王曰:“我居幽僻,君能一往否?”王喜而从之。过一岭,至一殿宇,殿上卷帘,有美丈夫朝服凭几,少顷帘下,周与王登东廊之楼,梁上题曰:“碧云。”王未及下,一女郎登,年可十五,容色娇媚,亦周之比;周谓王曰:“此芳卿也。”梦之明日,周来,王语以梦,问何地。周曰:“芙蓉城也。”王问芳卿何姓。曰:“与我同。”按:苏轼的芙蓉城诗序云“世传王迥子高遇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元丰元年三月,余始识子高,问之信然,乃作此诗。”梦窗系用胡微之、苏轼的“王子高芙蓉城遇仙”的传说以应题。此言芙蓉仙城离开这里是非常遥远的,自从王子高离开那里之后,原先容颜娇媚的周芳卿,因思念“王郎”之故,已变得面目憔悴。“锦段”两句。言仙女“芳卿”为了要来寻找“王郎”,从芙蓉城出来,用锦段铺设步障,竟把所有的锦段都用上了。此也点出“路远”也。步障:古代显贵出行所设的屏蔽风寒尘土的行幕。晋书·石崇传:“崇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凡花”两句,以对比突出木芙蓉花。言世俗的花娇嫩而不禁秋风摧残,可是沾有仙气的木芙蓉花就不同了,它在秋阳中将花开得丰腴鲜丽、红白相间,煞是好看。“相携”三句,见花致幻。言词人见了木芙蓉花后,仿佛又看到它幻化成仙女“芳卿”,且携着王子高翩翩而来,他们俩穿着新奇的服装,交颈共杯,以期一醉。上片引典故而用幻写真。
“长记”三句,忆旧。言自己想起经常骑着玉骢马匆匆路过西湖断桥边时,也曾看见那里有一丛木芙蓉,想来此时花也一定开得千娇百美,使路人侧目凝望。“昨梦”两句,记梦。词人说:昨天夜里我曾梦见过一丛不知名姓的异花,现在看了木芙蓉后,才恍然醒悟,原来梦中也是此花啊!“愁边”四句,再起幻觉。言词人担心夜暮降临而遮没了“碧云楼”(亦即眼前的木芙蓉)的真面目,不觉又幻想起能邀请来仙子“芳卿”,为他唱起动人的六么曲,并在金风夕照中为他翩翩而舞。而自己也在兴奋地和着舞曲的节奏,拍遍了重台栏干。下片由眼前之花忆旧、入幻。
-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公元十二世纪,金兵挥戈南下,锐不可挡,黄、淮流域相继陷落,北宋王朝几乎是无条件地宣告覆亡。之后,南
-
作者: 郑文 【本书体例】
-
曲池风定碧澜平,小白鱼如镜里行。水竹再来应识我,壁间不用更题名。这首七绝是晁冲之隐居后的作品。超化寺,地址不详。寺名“超化”,意谓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 【释】 1.游子吟: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2.迟迟:时间长久貌。 3.“谁言”两句:以小草报达不尽春天阳光沐
-
(宋)朱晞颜 天斫神剜不记年①,洞中风景异尘寰②。 江波荡漾青罗带, 岩石虚明碧玉环③。 地接三山真迹在④,天连合浦宝珠还⑤。 重来恍似乘槎到⑥,惭愧云门夜不关⑦。 【题解】 还珠洞在伏波山。伏波山在
-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睛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上趱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
-
华岳汉将假帝为真帝,齐乞真王作假王。大抵纪韩皆是信,不知谁短又谁长。华岳(1225前后)
-
来时沙碛已沙霜,飞过江南木叶黄。水阔天低云暗澹,朔风吹起自成行。
-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
-
祖咏望终南余雪钱起见湘灵鼓瑟祖咏与钱起都是在考试时写下了其一生最优秀的作品,一举成名,不过考试结果却不太一样:祖咏在考场只写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