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游子吟》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
【释】
1.游子吟: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2.迟迟:时间长久貌。
3.“谁言”两句:以小草报达不尽春天阳光沐浴的恩情,比喻儿子永远报达不尽母亲哺育之恩,赞美伟大的母爱。寸草心:小草的嫩心。三春:整个春季三个月。晖:阳光。
【译】
慈母手中的针线,
化作游子身上的征衣。
记得那是临行前,
母亲一针一线地缝呵!缝得针脚密密,
也缝进了母亲爱子的心意,
——母亲在担心,她的儿子
延迟归期。
唉!谁说那阳光下的小草,
能报答春光的沐浴?
【评】
此诗全唐诗于题下注“迎母溧上作”,当源于明人胡震亨唐音统笺载此诗下有“自注迎母溧上作”数字,因而一般认为此诗为孟郊任溧阳县尉时所作,也有学者认为考索诗意,当为诗人早年离家游宦时作。
此诗写慈母爱子之心,捕捉临行缝衣的一个细节,由“慈母”而“游子”,由“密密”对“迟迟”,对照而下,推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命意真恳,风雅自然。
-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着溪山襟带”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着溪山襟带”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溪瀑泉潭·溪涧”类的诗句。 清澈的溪水
-
舒元舆是为牡丹作赋的第一人。后世将牡丹推为国色天香、花中之魁,此赋功不可没。此赋以拟人手法,频频采用排比句式,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从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角度,将牡丹的形色神韵摹写得淋漓尽致。 全文除“序”交代作赋来由外,可分作五个大段
-
小雅·鱼藻之什 鱼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 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王在在镐,有那
-
端居倦时燠,轻舟泛回塘。微风飘襟散,横吹绕林长。云澹水容夕,雨微荷气凉。一写悁勤意,宁用诉华觞。
-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作品赏析【注释】:今也则无推(一作为)。
-
《先秦散文·墨子·兼爱上》原文鉴赏 圣人以治
-
张道洽《梅花》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①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注释】 ①径:狭窄的道路。苔:苔藓植物,绿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出处】唐.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闺意献张水部 》 【意思】洞房里的红烛彻夜不熄。新娘等待着天明向公婆行礼。 【全诗】 《近试上张水部/闺意献张水部》 .[
-
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 杜亚泉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
-
作者: 张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