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江天暮雪赏析》
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潇湘八景,因宋代画家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而得名。八景为: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后多有画家、诗人以此题材进行创作,马致远的寿阳曲·潇湘八景即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组曲。
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探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调。第二句“雪乱舞”,笔锋承接上句,紧扣题目·写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风,“乱”字则突出了风的强劲,隐然有呼啸之声透出。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雪借风势,更显出雪之大,雪之猛。若说“雪乱舞扮极写雪之动态,“半梅花半飘柳絮”则进一步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美空间,从视觉形象上扩大艺术容量。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
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 作品赏析①樽:一作“□[缶尊]”。②秋杪:秋末。夜
-
宋王偃 ① 恶楚威王,好言楚之非,旦日视朝,必诋楚以为笑,且曰:“楚之不能,若是甚矣!吾其得楚乎?”群臣和之, 如出一口。于是行旅之自楚适宋者, 必构楚短以为容。国人、大夫传以达于朝。狃 ② 而扬。遂
-
原题:庚申二月金左临招集钟山造林场余与冯蒿叟同车往会酒次主人出示新句和之纪兴
-
《宣和画谱》是宋徽宗时内府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书成于宣和二年 (1120)。有明嘉靖十九年(1540) 杨氏刊本,《唐宋丛书》本,《津逮秘书》 本,《学津讨源》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各本均不载撰人姓
-
治国之制,民不得避罪,如目不能以所见遁心。今乱国不然,恃多官众吏。吏虽众,同体一也。夫同体一者相不可。且夫利异而害不同者,先王所以为保也。故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
-
渡荆门望楚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简析陈子昂此诗历来被视
-
[清]高一麟 百日霪雨一日晴,大麦小麦倒纵横。农夫敢惜泥淖湿,载获钱镈掣电明。同川万亩人似蚁,语言嚣杂鸟无声。五岁婴儿荷走,八旬老叟引车行。引车荷莫辞倦,阴阳反覆倾刻变。脱使腐渍委沟壑,岂止鸠形与鹄面
-
《水经》云 〔2〕 :“彭蠡之口 〔3〕 ,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4〕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5〕 。”是说也 〔6〕 ,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 〔7〕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散文怎么写,欢迎阅读与收藏。 散文的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
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还似去年时。傍阑三两枝。人情须耐久。花面长依旧。莫学蜜蜂儿。等闲悠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