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一枝花·咏喜雨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一枝花·咏喜雨赏析》

  作者官居高位时直言敢谏、与时不合,便中流涌退、回家隐居。朝廷几次征召,他都不出来。但为了关中百姓大旱之苦,他却高龄出仕。他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救济灾民,夜晚向天祈祷,白天出外赈灾,整日辛劳,有时因念百姓疾苦而痛哭不已,四个月后便病倒去世了。关中一带百姓哀痛如失父母。作者因此受到人民的景仰和赞扬,被历史公认为好官。

  好官为百姓而死,坏官把百姓整死。因此中国人有赞扬好官的传统。但好官确实太少了,而且越来越少。

  人民永远记得为他们而死的好官,但也不会忘记整死无辜百姓的坏官,因为他们还要亲手把其中最坏的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去。

  套曲 〔一枝花〕咏喜雨,是他在陕西救灾时所作,比较真 实地反映了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在元代散曲中这些作品是难能可贵的。

  久旱逢雨的喜悦心情,表现其对农业生产和百姓的关心。感情深挚,语言朴实无华。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的运用,为作品增色不少,艺术效果尤为显著。

猜你喜欢
  •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名言: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句意: 年轻时养成的习惯, 如天然生成一样, 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 这里指出抓年轻的教育对于后来成长极为重要。 出处: 《大戴礼记·保傅》

  • 白居易《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全诗赏析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披襟有余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蝉迎节又

  • 《论时政疏第二疏》原文|翻译|赏析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

  • 小说《受戒》原文和鉴赏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因为没

  • 累并快乐的古诗词(关于辛苦但很快乐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累并快乐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辛苦但很快乐”的诗句,关于"辛苦但很快乐"的诗句,关于“辛苦但很快乐”的诗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陶渊明(魏晋)释义: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风格多样

    唐以诗鸣者,何止数百人。独杜子美上薄风骚,尽得古今体势。其它旁门异派,如沈、宋、韩、柳、贺、白、韦应物、刘禹锡、李商隐、杜牧、张籍、卢仝、韩偓、温庭筠之流,其精深、雄

  • (二)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沫若(1892年—1978年),卒年八十六岁。他的旧学主要是在私塾学的,1913年(二十一岁)才在中学毕业,1914年留学日本,上高等预科一年,后上高等学校。1918年考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1923

  •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其二)·[宋]杨万里》原文与赏析

    [宋]杨万里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造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闭门造

  • 《容斋随笔·作文字要点检》译文与赏析

    作文字要点检作文字要点检 【原文】 作文字不问工拙小大[1],要之不可不着意点检,若一失事体[2],虽遣词超卓,亦云未然。前辈宗工,

  • 宋词典故“青春作伴”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青春作伴 【出典】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自注:“余田园在东都。”(见《全唐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