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二)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二)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沫若(1892年—1978年),卒年八十六岁。他的旧学主要是在私塾学的,1913年(二十一岁)才在中学毕业,1914年留学日本,上高等预科一年,后上高等学校。1918年考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1923年毕业。在留日期间读了许多文学著作,亦从事文学活动。1920年与郁达夫、成仿吾办“创造社”,是进步的文学团体。1921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轰动文坛。1922年创办创造季刊。1923年毕业后回到上海,放弃医学,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发表文章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2月到日本,在日本十年,研究甲骨文、金文、殷周史以及中国史等。他在日本留学时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书,又有国学根底,所以研究很快,他吸取罗振玉、王国维的研究成果,所以成绩很大。1930年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包括五篇文章。此书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历史,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写成的史书。第一次划分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西周以前是原始社会,西周是奴隶社会,春秋到鸦片战争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是资产阶级社会(此划分后来有三次改变:①春秋以后是封建社会。②西汉以后是封建社会。③春秋战国之交,战国开始是封建社会)。
从李大钊建立史学理论到郭沫若的专著问世,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建立起来。这时期,还有与资产阶级史学的斗争,此处不多讲了。

猜你喜欢
  • 刘禹锡《杂曲歌辞·踏歌行》全诗赏析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日暮江头

  • 苏轼《筼筜谷偃竹记》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印象勤得利

    印象勤得利这次在边境游走的途中,看完三江汇合,天已经暗了,我们就在勤得利新区的一家名字叫“黑R宾馆”的地方住下。那个宾馆名字很特别

  • 五年级古诗词大全50首(小学1至5年级语文50首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年级古诗词大全50首,内容包括小学1至5年级语文50首古诗,一到五年级古诗,五十首,小学五年级非课本古诗50首求。小学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 精品唐诗之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写诗人登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鹳雀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市旧城西的黄河岸边。楼有三层,前望中条山,下临黄河,为古代登临胜

  • 李白《秋夕旅怀》全诗赏析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希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 管晏列传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管仲和晏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齐桓公用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霸主。晏子在齐,事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晏子当政时的齐国,声威已远远不敌

  • 分叙·合叙的写作手法

    分别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的人物活动的叙述方法称为分叙(又称之为平叙);与分叙相对立,使分叙的事件复归于原叙述线索的常见顺序的方法称为合叙。 通常的分叙方法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用俗话来说就是“花开两

  • 《一个书房》曲梵散文赏析

    如果用气息来概括房间的性质,书房蓄积的应当是淡淡的油墨气息,温暖而清新。埋头奔走在现实生存中的人们需要这样一个空间来安顿内心,让自

  • 李峤《菊》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菊》咏菊花诗鉴赏 李峤玉律三秋暮,金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