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赏析》
-
《庄子·外篇·田子方》原文鉴赏 (解题) 本篇
-
【生卒】:1874—1929【介绍】: 奥地利著名诗人、剧作家,新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生于维也纳。1892年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后改读法国文
-
此词之声律,上片全同《忆秦娥》,下片只末句多一字。作者使下片首句与上片末句顶针,复以下片末句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有如回文。虽少伤纤巧,但亦颇见匠心。
-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在19世纪末创作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以犀利而直接的语言阐述了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现状的思考和观点。
文章开篇即掷地有声:“你们共计六亿七千万,而十天亦夹风沙的神州大地多址以千万计,大川无数连河系之途,苍黄蒙蒙大家似一种戴斗笠的公鸭。”从这个形象生动的描写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梁启超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广阔的土地的深切关注。
梁启超在文章中指出,中国需
-
望月怀远[1]张九龄【原文】海上生[2]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3],竟夕[4]起相思。灭烛怜光满[5],披衣觉露滋[6]。不堪盈手[7]赠,还
-
【名句】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 语出《淮南子·说山训》。众人都邪曲就容不得直士,众人都不端就容不得正人。说明在邪曲之人云集的地方正直之士无法立足,定会遭到他们的排挤和攻击。曲:邪曲。枉:意同“曲”。
-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名言: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注释: 为学: 治学, 做学问。固: 本来。苟徒: 如果仅仅。果: 究竟。 句意: 本段话强调
-
明清小说之《两拍·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内容解读与赏析
本篇见于《拍案惊奇》卷6。明代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滋生,新兴市民的思想观念也在下层文人中悄然滋长。《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是一则描写明末文人家庭生活的小说,其中塑造了一个具有
-
孟郊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万物随
-
【注释】 选自《尚书·舜典》。 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志:意,思想。 歌永言:歌是延长诗的语言,舒缓地徐徐地咏唱,以突出诗的意义。永,长。一说通“咏”。“永言”即咏唱诗的语言。 声依永: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