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衡湘驿‌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衡湘驿‌赏析》

这首诗当是傅若金出使安南回到衡湘驿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在驿站见到的春天景色,表现了渐近故乡时的喜悦情怀,诗风简洁洗练,清新明快。

在元代,为了加强统治,驿站建立相当完备,全国有一千五百多处,为往来的官员、军队提供居住、饮食和转运的便利。衡湘驿就是其中之一,在湖南衡阳附近,是从中原通往广州、安南的要冲,地位十分重要。诗歌的题目是衡湘驿,但首联并不从驿站入手,而是从远处落笔,先交代来驿站的原因:“烽火连诸郡,旌旗转百蛮。”当时,安南诸郡正在发生战争,元朝派遣使者前往诏谕,诗人就是使者之一。“烽火”,即战争。“旌旗”,犹旌节,乃使者所持的旗帜和信物。“百蛮”,出自诗经·大雅·韩奕:“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指与华夏对称的诸少数民族,此特指安南诸郡的各种南方少数民族。前句一个“连”字,

说明了安南诸郡正是遍地烽火之际,战争普遍而又激烈,后句一个“转”字,可以看出使者们出入于战火之中,到各处诏谕的情景。两句高度概括,把这样广大的地区和复杂的情事,包括自己来衡湘驿之由,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其中烽烟滚滚、旌旗飘扬的战争景象,又使诗歌一开始就显得气势雄壮,发端十分有力,这和下面即将描写的和平宁静的气氛形成对照。刘坡公学诗百法说:“起笔时尤以来势突兀为胜,若一涉平淡,便觉句法不挺矣。”这两句堪称“来势突兀”,起得劲挺不凡。

中间两联,是作者来到衡湘驿登高眺望时,见到的春天景色,由近而远,渐次推开。颔联“野莺先客至,江雁及春还”,是写近景。诗人看到树间的黄莺正在飞来飞去,清脆地鸣啭;江边的大雁也在趁着美好的春天,互相呼唤,向北飞还。这春天的南国风光是多么美好啊!诗人刚从战火纷飞的远地归来,看到这些情景,自然是一种很好的慰藉。诗中“先客至”“及春还”,把黄莺和大雁写得很有情意:仿佛黄莺是和诗人一道从南方结伴归来的,但它却比自己跑得快,先我而至了;大雁更是非常懂得节候,刚到春天就及时地回去了。这样描写,不仅融情于景,使自然景物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也因景见情,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希望早日归家的迫切心情,画意诗情,十分生动。颈联“吴楚青天迥,潇湘白日闲”,是写远景。由于江雁归飞的导引,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更为辽阔的空间。看吧,那吴、楚之地的天空,是多么晴朗而高远;潇水和湘江两条河流,在白日的映照下,显得明澈而又闲静。这真是一幅绝妙的江山平远图,它从淡淡的勾勒中,传出了平和、宁静而又清新明媚的气息,让人领略到春光的美好。如果说颔联中诗人还多少带着一点从战乱中归来的行色匆匆之意,那么到颈联中,这种匆匆之意也早已被春光所净化,心情变得舒畅而又熨帖了。这两联写景,明丽如画,真切动人,而且由近而远,富于变化,特别是颈联景象十分开阔,更加拓展了诗意。

尾联“登临慰怀抱,况复近乡关”,才正面点题,说明作者正在衡湘驿的高处登眺,那映入眼帘的一切,是这般美好,给人以深深的安慰。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庆幸自己从战乱中平安归来之意。最后一句“况复近乡关”,又把意思推进了一层,衡湘驿离诗人的家乡江西新余县不远,很快就可以到家了,“况复”二字中,隐含着万分欣喜之情。这最后一联,是对全诗的自然的结束,但又一波三折,含意丰富,给读者留下了品尝不尽的余味。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第一联本可不用对偶,但作者却用了对偶,一开始就给人以格律精严的感觉。并且,前三联的对偶都十分工整,字字精当而又自然,充分显示出作者语言文字上的深厚功力。全篇以对起,以散结,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情正相吻合,形式与内容做到了有机的统一。

猜你喜欢
  • 曹学佺《春风楼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曹学佺:春风楼记 曹学佺夫山诎水赢,则能荡之而来;壑深舟固,则或负之而去;故楼居为仙人之所好,而水上为智者之至乐也。余今年客居豫章,

  • 散文的写作指导技巧

    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对于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散文的写作指导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散文的写作指导技巧 篇1  1.题目鲜亮。  作文题目要忌讳平淡、呆板,要有个性、与众不同,既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视线,同时又能够体现文章的内容。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因此散文的题目是最有嚼味的题目。有的是场景入题,《无边落叶》、《昨夜雨,今朝下》;有的是感觉入题,《花香》、《路是月的痕》、《眼睛上的窗帘》;有的呼告,《

  • 刘禹锡《酬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全诗赏析

    旧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行年同甲子,筋力羡丁夫。别后诗成帙,携来酒满壶。今朝停五马,不独为罗敷。

  • 《去老舍茶馆》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在北京的时期很短,却由不得地想起了老舍,想起他为什么沉潭,想起了他的《茶馆》。 于是就朝前门外大栅栏走去。没人陪着,也不要人陪。一路上和北京人相谦礼问,一个老人从棉袖筒里勾出一根手指头点着:“哪,往西

  • 《民谣(选四首)·屈大均》原文与赏析

    屈大均白金乃人肉,黄金乃人膏。使君非豺虎,为政何腥臊!珠皆泪所成,不必鲛人泣。三斛

  • 吊古战场文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吊古战场文 简介本篇选自《李遐叔文集》。作者李华(715—766),字遐叔,赵州赞皇

  • “山木,自寇也”注释、译文和感悟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 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① 。(《庄子·人间世》) 【注释】 ①寇:强盗,这里引申为砍伐。膏:油脂,可燃烧、点燃。桂:桂树,其皮

  • 《书石梁鸿“雁宕图”后》原文|翻译|赏析

    明·徐渭2台、宕之间3,自有知以来,便神驰于彼,苦不得往。得见于图谱中,如说梅子4,

  • 李白《白头吟》全诗赏析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

  • 《醒世恒言》原文和解析

    醒世恒言 明金阊叶敬池刊本《醒世恒言》扉页书影 明金阊叶敬池刊本《醒世恒言》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四十卷。不题撰人。据考证,知为冯梦龙编撰。冯梦龙,字犹龙,别号龙子犹,长洲(今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