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赏析》
开头两句用形象而整饬的对仗句式刻画两种鸟儿的活动,为写春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布谷鸟即杜鹃,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种季节鸣叫,它“播谷播谷”的叫声听上去就像在催人种谷一样,所以叫布谷鸟。一“劝”字,将布谷鸟的叫声人格化,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舂锄即白鹭,它也是江南常见的一种鸟类,全身雪白,两腿细长,喜欢在水田与河边活动。这种鸟在水中起飞,很远就能听到翅膀打水的“扑扑”的声音,当它们成群地在清澈的水边、绿色的山野、湛蓝的碧空飞翔时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千古佳句。该诗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样将舂锄人格化,好像它明白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紧时间一展风姿。可以说,春耕期间山间这两种鸟的活动,既将春天的山乡点染得生机勃勃,又为下文写春耕营造了浓浓的氛围。
第三句写扣题发挥,从仰望的角度写山路之陡峭曲曲。从山下向上望去,只见山路盘旋而上,被层层叠叠的树木和岩石遮断阻隔,有时又露出那么一小段,就这样时断时续,蜿蜒而上,层层盘旋,越盘越高,越高越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巧妙的视角,将江南山路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也凸显了山乡生活的大背景。同时,又暗扣了一“行”,暗写了诗人沿山路而上,边登山边欣赏的情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没有这一句,那么最后通过山田放水声写春耕也就没有依据了。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的是山乡农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诗人关注的是山乡的春耕,此时终于凸现出来了。这时,诗人已经来到了山上。低头俯瞰,只见山下斜坡上面层层如梯的水田平整如镜,在阳光的反射下,带子似的一道道绕在山间;从梯田方向正传来汩汩的放水声。由放水声可以想见农民们巳开始播种稻谷,繁忙的春耕就此拉开序幕。至此,首句布谷鸟的劝耕得到了呼应,全诗的主旨得到了凸显,诗人山行之始就带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作者本来就热爱自然,本来就对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村生活极为欣赏,当自然景物已经和人们生活和谐地融为一体时,诗人怎能不由衷地赞美和歌唱呢?
该诗写山行所见所闻,构思巧妙,剪裁得体,卒章显“志”,语言清新雅丽,没有冗辞赘语。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从这里可见一斑。
-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出处】唐王维《西施咏》。 【译注】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鉴赏】 西施又称西子。姓施名夷光,越国美女,是罗山下卖柴者的女儿。越王勾践
-
大梁白云起,飘飖来南洲。裴回苍梧野,十见罗浮秋。鳌捝胶G悖?匿檠锖榱鳌R庥?泄路铮?又?μ煊巍7锟嗟缆纺眩?肯杌估デ稹2豢舷挝胰ィ???巡恢堋T犊托恢魅耍?髦槟寻低丁7魇靡刑旖#?鞯窃姥袈ァ3ばネ蚶锓
-
《曲游春》 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 ① 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② 禁苑东风
-
[唐]罗隐寒灯挑尽见遗尘,试沥椒浆合有神。莫恨高皇不终始,灭秦谋项是何人?在楚汉相争
-
御宇恢皇化,传家叶至公。华夷臣妾内,尧舜弟兄中。制度移民俗,文章变国风。开成与贞观,实录事多同。晏驾辞双阙,灵仪出九衢。上云归碧落,下席葬苍梧。蓂晚余尧历,龟新启夏图。三朝联棣萼,从古帝王无。严恭七月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出处】唐崔颢《 黄鹤楼 》。 【意思1】夕阳西下,浩渺的烟波笼罩着宽阔的江面,眼前景色不禁使诗人产生何处是故乡的疑问。景色的迷茫恰好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态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出处唐bull;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
-
《罪之不善终 守仁 德祥 朱元璋》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入国朝,(守仁、德祥)皆被诏至京,后官僧司。一初题翡翠云:“见说炎州进翠衣,网罗一日遍东西,羽毛亦足为身累,那得秋林静处栖。”止庵有《夏日西园诗》:“新筑西园小草堂,热时无处可乘凉。池塘六月由来浅,林
-
作者: 王粲 【原文】: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
-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送刘十六归隐湖南所作。诗八句四十二字,因为其中不少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