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青溪道中入歙舟行青溪道中入歙赏析》
青溪,位于安徽宣城县南,是江南名胜。歙州,是方回的家乡,与青溪相邻。此诗正是诗人乘舟还乡途经青溪时所作。
“蕨拳欲动苕抽芽”,首句描写初春百草萌发的美景。“蕨”,菜名,嫩叶可食,初生时形状像小儿拳,故又名蕨拳。李白有“初拳几只蕨”(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黄庭坚有“蕨芽已作小儿拳”(观化十五首之十一)之句,皆为方回所本。此句之妙在“欲动”二字,“蕨拳”本身就是一种拟人的写法,而“欲动”则借以进一步拟人化,将蕨芽欲发未发,含苞待放的形状描绘出来,使蕨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进行了颜色上的对比。蕨芽和苕芽的茎都是紫色。这种嫩紫色的春草投映在碧绿的溪水中,给人一种清新而鲜艳的美感。
“节近清明路近家”,承接前句之春景,点明还乡的季节。“清明”,是一个令人怀归的节日,多少游子在此时都要唱出忧伤的思乡曲。而诗人此时正好踏上了归途,在美丽的清溪道中悠然行舟。“路近家”三字,透露了诗人摆脱羁旅之苦,即将回到家园时的欣慰和轻松之情,转启三、四句之意。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这两句用倒装的句法,意思是说,因为沿途桃花夹岸,风景优美,所以才荡舟缓行,细细观赏。“缓行”二字,不仅体现了诗人沉醉于青溪美景的闲逸之态,而且还蕴含了诗人在“路近家”时坦然舒畅的情怀。末句之“夹岸桃花”,并不是单纯写景,诗中暗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之典。武陵渔人沿着桃花夹岸的溪水,发现了世外仙境桃花源。此时的诗人在青溪美景中,伴着夹岸的桃花悠然荡舟,那桃花的尽头不就是他那仙境般的家乡吗?“桃花”一景,饱含着诗人对故乡的赞美和向往,富有炽烈的亲切感。
-
《以恩信接人,不尚诈力。》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一从泽畔为迁客,雨度江头送暮春。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吟诵会信息,内容包括“中华古诗吟咏会”的开场白,诗歌朗诵会资料,夏之风古诗朗诵会开场白100字。播洒一颗希望的种子让大地开满感恩的鲜花 挥洒一抹醉人的清香让万物充满感恩芬芳洒下一片滋润的雨露让天空缀满感恩的云朵落叶在空中盘旋飘荡描绘
-
一 黄豆在北寨是一种很普遍的作物,或者说不仅是北寨,不仅在山西,在整个中国,它都是一种常规作物,在任何纬度都有生长,食者可以
-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
-
杨柳枝(八首选六) [唐]白居易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清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
-
章 甫 天意诚难测, 人言果有不? 便令江汉竭, 未厌虎狼求。 独下伤时泪, 谁陈活国谋? 君王自神武, 况乃富貔貅! 初失清河日, 骎骎遂逼人。 余生偷岁月, 无地避风尘。 精锐看诸将, 谟谋仰大臣
-
[唐]李频长遇豪家不敢过,此身谁与取高科。故园久绝书来后,南国空看雁去多。中夜永怀听
-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
-
东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由于时间、地域的跨度和宗派的不同,僧侣的服装发生了很多变化。 僧服,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分为法服和常服两大类。根据佛教最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