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即事·[唐]李频》原文与赏析
[唐]李频
长遇豪家不敢过,此身谁与取高科。
故园久绝书来后,南国空看雁去多。
中夜永怀听迭漏,先秋归梦涉层波。
愁人白发自生早,我独少年能几何?
这是李频到长安应试落第后抒写抑郁之情所作。诗人沦落长安,不敢到曾有交住的豪门富家去,家信断绝了,眼看南去的飞雁,更增加了自己的故园之思。长夜难寐,只听那更漏不息,犹如离人泪滴,夜梦之中,见自己渡过条条大河归返故乡。在这种心境下,诗人慨叹“愁人白发自生早,我独少年能几何?”古人认为愁能使人白发,李白曾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居易也说“白发摄不尽,根在愁肠中”,此类诗句很多,都是说“愁人白发自生早”。诗人继此句奠以“我独少年能几何”,像我这样少年能有多少时呢,言下之意是我也早生华发,不再如少年了。
诗本身原属感叹人生失意,而结句的概括,却有着普遍意义。人于少年时要倍加珍惜,否则事不成,志不遂,也会过早地白了少年头。按人正常的生理情况,少年是不白发的,而愁却能白了少年头。
诗人出于自己的感受,并通过具体形象的叙写,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就既使人感动,又令人信服。这对不知珍惜少年时的人来说,无疑是很好的箴戒。
-
此诗作于升之宫学秩满之时,在绍兴二十一、二年间,时陆游居山阴。 钱仲联详注仲高身世,大略云:仲高,陆游从兄陆升之也。绍兴十八年(戊辰)进士,其人阿附秦桧,谄事桧党两浙转运使兼临安知府曹泳。泳为政凶酷,缙绅畏之如鬼蜮。时升之为右通直
-
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过而遂非;迁善则其德日新,遂非则其恶弥积。
名言: 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过而遂非;迁善则其德日新,遂非则其恶弥积。 注释: 迁善: 变好。遂非: 成其过。 句意: 聪明的人改正过错而变好, 愚笨的人厌恶听到自己的缺点而造成新的错误。改过变好,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万山青嶂曲,千骑使君游。神女鸣环佩,仙郎接献酬。遍观云梦野,自爱江城楼。何必东南守,空传沈隐侯。
-
孔融文《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有家不能归的愁苦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景,江水碧绿,江上的飞鸟显得更加洁白如雪,山峦青翠,花儿红得似燃烧的
-
天门无名氏【原文】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1]。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2]。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
-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 作品赏析原序:寒食,诸王妓逰,贺入座,因采梁简文诗,调赋花逰曲,与妓弹唱。--------------
-
韩柳为文之旨韩柳为文之旨 【原文】 韩退之自言:作为文章,上规姚、姒、《盘》、《诰》[1]、《春秋》、《易》、《诗》、《左氏》、
-
1935年3月13日晨 ①匍匐:同蒲伏,爬着走,写牢房的局促和狱中生活的困顿。 ②咫尺万里:咫,八寸。咫尺,极言距离近,离开牢门不过咫尺,可是像万里那么远,不能越过,亦指被囚在牢内和外面沸腾的革命斗争隔绝。 ③盎然:饱满。这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