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滕​‌‌王阁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滕​‌‌王阁赏析》

滕王阁为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所建,位于洪州州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的长洲之上,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古代文人题咏颇多。据韩愈滕王阁集所载:“江南多名胜、观之美,而滕王阁为第一,既得三王之序(指王勃滕王阁序)、赋(指王绩滕王阁赋)、记(指王仲舒滕王阁记),壮其文辞。”元代著名诗人虞集也曾来到这里,并写下了滕王阁这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以及对当年“人杰”“俊采”的评说,抒发了诗人盛衰今昔的感慨。

全诗共八句,可细分为四个层次。首联两句为第一个层次,诗人从总体上描写了滕王阁的雄伟气势。滕王阁以其高大雄伟著称于世,王勃在其滕王阁序中描写滕王阁时写道:“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所以诗的第一句劈头便说“高阁”。“城头”即城上之意;“苍茫”为旷远无边的样子。“插”字用得比较传神,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拔地而起的滕王阁,致使“城头”、苍茫的大地都成了它的陪衬。滕王阁是一组建筑群,“桂殿兰宫”之间均架有飞阁,“阑干”即飞阁上的栏杆,“百尺”言其长,“背夕阳”是指在夕阳的斜射或折射下。

颔联两句就直接写当年建阁的滕王。据旧唐书·滕王元婴传载:元婴颇骄纵逸游,动作失度。喜好斗鸡,尤好蛱蝶(蝴蝶)。滕王主要生活于盛唐前期,从滕王阁的建造以及滕王阁上的几次盛会来看,可以曲折地反映出当时的盛世景象。到了元代中期,这些历史故事早已化为烟云,颔联两句正是诗人对此所发的一番感慨。“鱼龙”典出南朝宋鲍照芜城赋。鲍照用“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熏歇烬灭,光沉响绝”之句,抒发对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城荒芜的感慨,有“鱼龙爵马之玩”(鱼龙、爵马,皆假饰以为玩乐)皆已灭绝的叹息,后来用作表现盛衰今昔之感的典故。“故物”指过去的事物,指当年盛唐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了,连骄纵一时、以喜好蝴蝶而出名的滕王也不复存在了。在描写滕王阁的诸多文字中,当以王勃滕王阁序最为脍炙人口,当日盛会的季节正是秋天。这里用“秋雨”代指当时的盛世,同时也为鱼龙的感慨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春风蛱蝶”既指春天的蝴蝶,又寓于好景不长之意,又有人生如梦蝶的暗喻。“何王”为明知故问,即指喜好蛱蝶的滕王。通过反问,强烈地表现出当时曾显赫一时的滕王,早已成为历史的人物,这和王勃滕王阁诗中“阁中帝子(指滕王)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含义是一致的。

颈联是对颔联两句的生发,主要描写滕王阁在唐代极盛时期的景象。当年滕王阁的几次盛会,犹如滕王阁序中所描写的那样:“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帆樯”是船上的帆和桅杆,这里代指船只。“彭蠡”即鄱阳湖,具体指滕王阁所在的洪州州治南昌。“车盖”为车上遮雨蔽日用的篷,这里代指车。“童”同幢,“童童”即幢幢,形容舟车帷幕上羽饰的繁盛。“豫章”原为汉时的郡名,唐代改为洪州,是洪州的古名。颈联两名胜为互文,主要描写当年滕王阁极盛时期的壮观场景。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文人雅士有登高饮酒赋诗的习俗,当时经常在滕王阁上举办重阳佳节的盛会。那些达官贵人、文人学士,或驾舟,或乘车,熙熙攘攘地来去于滕王阁的路上。建造滕王阁的滕王虽然已远离人世,作为著名建筑物的滕王阁,却以其雄浑壮丽的姿态供人们观瞻、题咏。它自身也经历了几多衰荣,曾几度废毁,几度修复,同时它也是历史兴衰的见证。诗人虞集来到这里,自然领悟到这一点,并把他的此种感受倾注在诗里。但是,这种感情却是含而不露地融会在诗歌里。每一句诗都没有直接抒写这种感情,但是只要读者稍加品味,便会感受到这种感情的存在,而且也是很深沉的。正如水中着盐些许,看似为无,尝之却有淡淡的咸味在其中。

尾联两句,主要写诗人观瞻滕王阁后乘舟夜归的感受。诗人观瞻后的感慨,以及感慨的程度如何,在诗的尾联得到充分的体现。特别是最后一句,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感受和程度。湖上乘舟,灯火夜归这样一种环境,正好给诗人创造了回味和思索的极好条件。面对湖光月色,眼前几点浮动的渔火,耳边咿呀的橹声,诗人联想起与滕王阁有关的诸多历史人物。从建造高阁的滕王,到历次重阳节盛会上的贤主嘉宾,以及“躬逢胜饯”的王勃,无不加以评说。“干将”为古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其妻莫邪所造。这里指埋藏在丰城(属洪州)监狱屋基的宝剑龙泉、太阿。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引用此典,来说明洪州的人杰地灵。诗人虞集引用此典,意指与滕王阁有关的历史人物,借以抒发自己的兴衰之感。至于诗人感慨的程度,通过具有音响、动作的“隔篱呼酒”四字传神地表达出来了,真是浓烈如酒啊。

全诗状物、抒情结合得非常完美自如,含蓄有效,充分体现了诗歌的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人对此诗十分推崇。麓堂诗话评论道:“虞伯生(虞集的字)滕王阁诗,其曰:‘天寒’(元诗纪事载滕王阁诗第一句为‘天寒高阁立苍茫’)云云,曰‘灯火’云云,信非伯生不能作也。”

猜你喜欢
  • 国语《叔向贺贫》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叔向见韩宣子 ① ,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 ② ,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 “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 ③ 。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

  • 古代诗歌之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全译、翻译和译文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2 。家童鼻息已雷鸣 3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4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5 。 【注释】

  • [南吕]四块玉·别情·关汉卿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

  •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赏析》

    上片开端五句,评价友人之诗,言其音韵和谐美妙,意境清峻。“佳人”以下,赞美其高洁的品德,以及壮志难酬的痛苦。下片希望友人着眼大局,挺身报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夜半”二句,遥想金戈铁马战场厮杀之情景,回到现实却又是无比的痛苦。结句点明

  • 阿尔巴尼亚诗歌

    阿尔巴尼亚诗歌 阿尔巴尼亚是欧洲人口最少的国

  • 白居易《曲江感秋 五年作。》全诗赏析

    沙草新雨地,岸柳凉风枝。三年感秋意,并在曲江池。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前秋去秋思,一一生此时。昔人三十二,秋兴已云悲。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岁月不虚设,此身随日衰。暗老不自觉,直到鬓成丝。

  • 小说《理水》原文和鉴赏

    一 这时候是“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②;舜爷的百姓,倒并不都挤在露出水面的山顶上,有的捆在树顶,有的坐着木排,有些木排上还搭有小小的板棚,从岸上看起来,很富于诗趣。 远地里的消息,是从木排上传过

  •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二首 其二赏析》

    这首从当时的形势赞扬胡邦衡的精神,痛斥秦桧。首句写国势险危,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加个“元”字,是说明知如此,但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支撑危局。“拄”和上句“支”字呼应。这两句暗用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来赞扬胡邦衡的忠义。第三句讥刺

  • 田洪波《三岔口》

    王学在黑暗中提着刀,小心翼翼探摸对手。锣鼓点似蜻蜓点水,任堂惠和刘利华闪转腾挪,急欲一刀置对方于死地。王学是这出《三岔口》戏中的店

  • 唐宋词之《李晔《菩萨蛮》》原文、鉴赏和赏析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李晔《菩萨蛮》李 晔 李 晔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 ① 。千山与万丘。远烟笼碧树 ② 。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③ 。 注释 ①渭水:黄河最大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