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听雨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听雨赏析》

这首绝句为诗人虞集在朝廷任翰林官时所作。虞集于元仁宗六年(1319),诗人时年四十九岁,入翰林至元文宗崩(1330年,诗人时年五十九岁)“谢病归临川”,在翰林院任职达10年之久,这也是他仕途生涯中的最后10年。从诗的内容看,当为诗人任翰林官时的中后期作品。诗人在“晚直金銮殿”时,因“忽听春雨”而勾起了思乡之情,并隐约流露出引退归乡的思想情绪。

全诗较短,只有四句,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前两句为第一个层次,主要写诗人在殿内值夜的环境。头一句写诗人值夜时坐在屏风中间,两鬓斑白,已经是五十多岁年纪的人了。“毵(sān)毵”为毛发细长貌,一般用来形容老年人的头发,与壮年毛发黑粗有别。正因为如此,“毵毵”又常与“白”字配合而合成“白毵毵”一词,用来形容老年人的头发。人老头发首先从鬓毛白起,故曰“鬓毵毵”。条二句写红蜡(绛蜡)的烛光在深夜中摇曳跳跃,“暮酣”指深夜。以上两句诗为我们描绘出一种死寂冷清的环境。从空间环境看,周围是宫墙深院,身边是“屏风围坐”,身处“重重帘幔”之中。从时间环境看,诗人已进入了“鬓毵毵”的暮年,节令已是寒食前后,春寒犹在,时间是深夜(暮酣)。从亮度上看,也只有一点点绛蜡的摇光。如此一点亮光,怎能抵御深夜的漆黑呢?诗人独自一人处在这样一个时空环境里,心情上必然产生一种重压感。如此漫漫长夜,给诗人提供了一个反思的环境。

诗人在想什么呢?诗的第二个层次由写环境开始自然过渡到写心境。第三句是全诗的过渡句,即由第一、二句的写环境向第四句的写心境过渡。“京国”指当时的国都大都(今北京市)。诗人从二十六岁入大都为朝官,在北方生活了近30年时间。不难想象,“京国多年”,已经习惯了北方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是作为一个南方人的常情尽改。但是,诗人的乡音不会改,如唐代诗人贺知章,虽然“少小离家老大回”,最终还是“乡音无改”。更为重要的是,诗人的江南人意识不会变,诗人的思乡情不会变。所以,诗人在“忽听春雨”之后,自然会“忆江南”。“忽听”二字不可忽略,极富感情色彩。从前三句看,诗人的反思是深沉的,心情是郁闷的,乡思是浓烈的。“忽听”使诗人的感情来个大转变,于寂寞中忽然听到春雨来临的惊喜之情跃然纸上,使其精神为之一爽。色调也开始由暗淡变为明快,这是给诗人带来向往、希望、思念的春雨。诗人“忆江南”,不仅仅是因为春寒犹在的北国比不上“杏花春雨江南”,而主要是因为诗人年纪大、仕途坎坷。诗人在翰林时“承顾问及古今得失,尤委曲尽言”“谏或不入,归家悒悒不乐”。一些同僚“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谗言一时不能奏效,“则相与摘集(虞集)文辞,指为讥讪”。在此种情况下,诗人时时想退出政坛,告老还乡。元史·虞集传中随处都有“虞伯生欲以此去尔”“以目疾乞解职”“欲谋南还”等记载。“忆江南”并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游子思乡,主要的还是厌倦官场、退隐归乡思想的自然流露。所以最后一句诗为全诗的眼,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这一句写得非常含蓄,包容量很大,给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

猜你喜欢
  • 高适《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全诗赏析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 《活在农历里》雨兰散文赏析

    也许是多年在农村生活的习惯,平时看日历时,我总是先看看阳历,然后也经常看一看农历,把阳历日期和阴历日期在心里默默对照一下,如果台历

  • 《忆扬州》情诗三百首赏析

    忆扬州 作者: 徐凝 【原

  • 晏殊《寒食游王氏城东园林因寄王虞部》全诗鉴赏

    谢墅林亭汴水滨,偶携佳客共寻春。看花纵拟思君子,对竹何曾问主人。促席正逢羲日缓,酡颜仍有郢醪醇。朝中九列无间暇,愿作新诗赠季伦。

  • 《题玫瑰》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李鱓 粉团如语启朱唇,常比春光解趣人。 老眼独怜枝上刺 ① ,不教蜂蝶近花身。 【注释】 ①怜:爱。 【评说】 本诗选自江苏国学图书馆编《陶风楼藏书画目》卷下。另吉林省博物馆、日本山口良夫、美国高居翰

  • 王巩《湘山光孝寺》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王巩《湘山光孝寺》 半岭风吹草木香,落阶花雨送春忙。 从师远借云庵卧,还我平生午枕凉。 ② 莲社缁黄常得伴,鹿门妻子亦相将。 ③ 化身欲似河东柳,更向山头望故乡。 ④ 【注释】 ①湘山:山名,在今湖南

  • 《北塘避暑赏析》

    这首诗含蓄蕴藉,境界高远,有雍容闲适之致。   首联描写在林塘消夏,荡涤了暑热烦闷,胸襟旷然如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感受。颔联化用李白《襄阳歌》句意,感谢无价清风慷慨的赐与,且以悠闲度日作为最大的快乐,显示诗人心怀的淡泊。颈联写俯仰所见眼前景

  •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赏析》

    马致远这首《金字经》写他投谒不遇、天涯沦落之悲。  此曲以景起兴,也有人认为开头两句是梦境。接着连续化用了两个典故。“九天鹏鹗飞”,隐用了杜甫《奉赠严八阁老》“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的意境。雕鹗搏击长空,青云得志,恰为下文布衣潦倒的悲

  • 李白《赠崔侍郎》全诗赏析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 毛泽东的诗路和心路

    【4829】毛泽东的诗路和心路(陈晋著,人民出版社,29万字,2020年6月第1版,69元)△24章:心路风景、“奇士”的青春、月亮吟、问乾坤沉浮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