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巩《湘山光孝寺》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王巩湘山光孝寺
半岭风吹草木香,落阶花雨送春忙。
从师远借云庵卧,还我平生午枕凉。②
莲社缁黄常得伴,鹿门妻子亦相将。③
化身欲似河东柳,更向山头望故乡。④
【注释】 ①湘山:山名,在今湖南岳阳县西南洞庭湖中。又名君山。光孝寺:寺院名。②师:法师,指寺中高僧。③莲社:东晋名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与人建社同修净土,因当地有白莲池,故号称莲社,也叫白莲社。此借指寺院。缁黄:缁是青黑色,指僧人所穿缁衣,黄指道士所戴黄冠。缁黄,即僧道之代称。此处指僧。鹿门: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县境。汉末庞德公携妻儿入鹿门山采药,一去不还。将:带,携。④河东柳:唐诗人柳宗元,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按此处用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之意。
【译文】 半山悠悠和风吹起,带来一片草树芳香;匆忙中送别春天,落花如雨,飘洒在台阶上。远来向法师借宿,那云雾缭绕中的禅房;忘却世俗万事,还给我午睡中一枕清凉。羡慕僧慧远白莲社里结伴修行,佛土向往;羡慕庞德公鹿门山中携妻带子,仙境寻访。我又想像柳河东一样化身千亿,飞上群山之上眺望故乡。
【总案】 力写佛门之明慧空静,奇境可人,实际上只是作为抒思乡之情的铺垫。而心仪莲社、鹿门与山头望乡的矛盾,也即是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借云庵一卧,午枕纵凉,红尘若绝,毕竟不能剪断一缕乡思,可见人生终难摆脱一个“情”字。是耶非耶?
-
【题 解】本文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屠户归途遇狼的故事。作者通过屠夫惧狼、
-
道言不死真成妄,佛语无生更转诬。要识死生真道理,须凭邹鲁圣人儒。 作品赏析【注释】①语孟:即指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孟子》,用以代称儒家的孔孟之学。此二首为稼轩自我明志语,说明稼轩在哲学思想
-
五国伐秦是战国中期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伐秦的“合纵”举措。自魏国衰落后,当时的形势已由魏、齐争战变成齐、秦争强。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针对张仪为秦国搞“连横”活动,发起了第一次五国“合纵”伐
-
西登太行岭,北望清凉山。晴空浮五髻,晻霭卿云间。余光入岩石,神草出茅菅。何人相指似,稍稍落人寰。能令坠指儿,虬髯茁冰颜。祝君如此草,为民已恫瘝。我亦老且病,眼花腰脚顽。念当勤致此,莫作河东悭。
-
互助在此适者生存的世界上,许多人以为我们所见的,全是弱肉强食,全不合作,全不互助。这许多人,自称为达尔文派(Darwinion)。达尔文的
-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题解】 《外储说右下》包括五段经文和相符的说文。依次阐述君臣不能共同掌握赏罚大权、君主要依法赏罚臣下、君
-
这首诗一说吴迈远作,二说鲍令晖,此诗解说出处指的是鲍令晖的《玉台新咏》。 全诗可分为三层。 前四句为一层,“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是指想着对方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 “日月”二句
-
【3470】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美〕彼得·考夫曼编,李继宏译,中信出版社,70万字,2016年7月第1版,168元)△本书是关于
-
《知人则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霜旱霜旱 【原文】 庆元四年,饶州盛夏中,时雨频降,六七月之间未尝请祷,农家水车龙具,倚之于壁,父老以为所未见,指期西成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