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召命作赏析》
诗人在仕隐之间矛盾着,心是痛苦的。许衡为元初的一位著名理学家,笃信程朱理学,居苏门时与姚枢、窦默“相讲习”,“慨然以道为己任”。苏门是太行山的支脉,在河南辉县西北,古所谓“苏门啸”者以此。他的本意是要做官的,但并不随便做官,更不滥做官,只不过是把做官当做“行道”的必要手段而已。至元二年(公元1265)元世祖忽必烈第八次召命他赴朝佐命,他上疏说道:“孟子以‘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孔子谓‘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臣之所守,大意盖如此也。”守即坚持。即使君臣际遇,许衡的前提仍然是要不悖于“道”。按照他的信条,端人雅士们“重于进而轻于退”的原则只能是“道”,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
然而问题与痛苦也就从这里冒出来了。其一是时变世异,殊难苟合。许衡心目中的“道”,说到底无非是要求蒙古最高统治者全面推行儒化亦即汉化政策,用他的话来讲,“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今日之治,非此奚宜?”这就势必招致蒙古贵族顽固派的拼命反对与破坏。仅仅凭着一个书呆子的身份,在当时的情况下,种族偏见和压迫本来就严重地存在着,他竟然高标异议,岂不是自讨苦吃吗?其二,人君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往往“务快己之心,而不务快民之心”。这就势必造成君臣间的矛盾。矛盾一旦产生,就做人臣者来说,自然是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其三,由于政见分歧,忠奸异轨,奸邪小人必然“多方以陷之”,因而“将见罪戾之不免”。这样一来,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行道”呢?所以,他把这种态势概括为“其势恒难合”(元史·许衡传)。明明知道行不通,偏偏又要坚守不变,可以想见那心境自然不会轻松。
这里,“势恒难合”云云,正是此诗头两句的绝好注脚。“雷雨”喻人君之怒,语本韩非子·主道:“(是故明君)其行罚也,威(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风云”言际遇。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意谓人君很难侍奉,干脆就不要希求那千载难得的君臣际遇吧。说是不希求,实则“势恒难合”,言外自有无限痛楚。因取眼前物象以求心理平衡。彩蝶翩翩,其乐何如,终归成了蜘蛛的俘虏,汉焦延寿云:“蜘蛛作网,以伺行旅。”(易林十六未济)宋黄山谷亦有句云:“园客茧丝抽万绪,蛛蝥网面罩群飞。”(次韵雨丝云鹤二首之一)诗人于是从“物情”中悟出:“花为可观遭夭折,草因无用得欣荣。世间巧拙俱相半,不许区区智力争。”(病中杂言五首之一)他只好选择退隐。这便是时代的风涛在许衡心壁上所撞击的回音。
官是不可不做的,但无法做;隐是不甘心的,却只好隐。全诗用词平直,用色淡,却蕴涵着深层的痛苦——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灵魂的战栗。
-
【4401】人口浪潮:人口变迁如何塑造现代世界(〔英〕保罗·莫兰著,中信出版社,25 5万字,2019年6月第1版,68元)7章:[1]引言;[2]人口
-
古文观止·国语·里革断罟匡君 宣公夏滥于泗渊
-
“人家说了再作,我是作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作,我是作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三十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歇后语关于勇气的话语,内容包括写一个与勇敢有关的句子背上一句歇后语,有关勇敢的谐音歇后语,关于勇气的谚语。虎口拔牙 胆子不小;好大胆初生犊 不怕虎(比喻年轻人大胆勇敢但缺少经验。) 大虫口里夺脆骨,骊龙颌下取明珠 好大胆;好大的胆子;找
-
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
-
【注释】:这是一首别具风味的药名闺情词。词中以深挚的感情和浅近的语言,别具一格、匠心独运地妙用一连串药名,通过闺中人以书信向客居在外的夫君倾诉相思之情的情节,抒写了闺中人思念远人的款款深情。词的上片通过闺中人书信难表相思之深的描写,抒写她对
-
旧家具 我在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算是比较保守的,从观念到行为自认为都比较传统,对新事物的认同便比较缓慢,对新鲜事情,少一点热情
-
【371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研究读本(杨金海著,中央编译出版社,35 9万字,2017年12月第1版,90元)△这本书对《共产党宣言》的
-
【原题】:黄汇征以石草蒲一本相遗石圆而苍小窍数十大率与蜂窠无异又类莲房窍中皆草蒲地也石生海旁俗号羊肚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杜甫的代表作一首诗,内容包括杜甫的代表作,求杜甫的一首诗,杜甫的代表作是那首诗。很多1000多 有名的是三里三别 「酬韦韶州见寄」杜甫 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白发丝难理,新诗锦不如。虽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