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和靖墓赏析》
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早年放浪江淮,后隐居孤山,种梅养鹤,不婚不仕,人称其“梅妻鹤子”。平时徜徉湖山,吟诗作画,其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一首,被誉为咏梅绝唱。死后即葬孤山,仁宗谥号和靖先生。
林逋的洁志高行受到历代文人的崇敬,赞辞累世不穷。如北宋苏轼书林逋诗后,南宋吴锡畴林和靖墓,明吴鼎芳和靖祠前晚望诸作,都较有名。诗人众作虽有参差高下之分,然所引用故事往往大同小异。唯陈孚这首题和靖墓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明徐笔精云:“古今题和靖先生墓者不下百篇,悉梅、鹤、封禅故事而已,陈刚中一绝云云,亦可掩诸作者也。”
陈孚这首诗专就“墓”字着眼。开头两句,从古帝王墓落笔,起势突兀。首句“北邙翁仲拱朱门”,是夸饰古代帝王坟墓的雄伟壮观。“北邙”,即洛阳北面的邙(亦作芒)山,因东汉及北魏王公贵人死后多葬于此,所以成为墓地的代称,这里指帝王的陵寝。“翁仲”,是墓前石像。“拱”,是执笏拱手而立。“朱门”,指墓门。次句,“玉碗时惊古帝魂”,写帝王陵墓被盗。据太平御览卷十三引汉武故事,汉武帝茂陵有玉碗,曾被人盗卖。南史·沈炯传亦称:“茂陵玉碗,遂出人间。”玉碗,后讹作“金碗”。杜甫诸将五首之一:“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杜诗将“玉”改“金”,可能为了变文避复,后来戴叔伦赠徐山人诗径作“汉陵帝子黄金碗”,就是不经意的讹误了。不管玉碗也好,金碗也好,都说明帝王陪葬物的弥足珍贵。那么,随着陵寝的被发掘,这些王公贵人露尸暴骨,身虽死灵魂亦不得安生。
后两句,用急转的笔锋,一下落到和靖墓上:“争似孤山一抔土,梅花依旧月黄昏。”“争似”,谓不如。“一抔土”,指林逋墓。“翁仲朱门”与“一抔土”,贵贱高低相去何远!然而结局却迥然相反:一个被盗发,一个却安然无恙。结句遥应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是说林逋死后近三百年间,梅花静绕孤坟,依然与他生前所描绘的情景一模一样。他在九泉之下,灵魂仍然安享着梅花香气给他的慰藉。这与那些珠襦裹体的古代帝王露尸暴骨,形成何等鲜明的对照!这不能不发人深思。然而诗人对其缘由并未作正面回答,却留给读者去思索。读者不难发现,诗人正是通过帝王陵寝与和靖墓对比,说明帝王生前作威作福,死后大势已去,故得发其财物,暴其尸骨,而林和靖生前虽贱,死后却赢得人们的尊敬,保护着其简陋的坟茔,从而抒发了诗人蔑视权贵,颂扬不慕荣利的思想感情。
但是,“世事茫茫难自料”(韦应物答李儋),必然中亦存在偶然。大约在陈孚作此诗后不久,元世祖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时孚39岁),“杨髠毁掘江南诸坟,即林和靖孤山之骨,不免露”(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虽然如此,和靖墓后来毕竟得到修复,明高攀龙武林游记即载其目睹林处士墓之事,这说明,无论发生任何情况,人们是不会减弱对这位品德高尚的诗人的崇敬怀念之情的。
-
今日胡不乐,众宾会高堂。坐中瀛洲客,新佩太守章。岂无芳◇酒,笑语共一觞。亦有嘉菊丛,新苞弄微黄。所嗟时易晚,节物已凄凉。群鹭方盛集,离鸿犹高翔。山川正摇落,行李怯风霜。君子乐为政,朝廷须◇良。归来紫微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冀西南地区,既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也是山里孩生长的摇篮和世外桃源。在大山的皱褶里生活,天灾人祸难以预料,接二连三
-
织锦裁编写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幽欢已散前期远,无憀赖、是而今。密凭归雁寄芳音。恐冷落、旧时心。
-
江淹赋《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者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
-
《蜀相》 年代:唐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作品提要】 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一位年轻貌美的美国少女。父母双亡后,住在英国的姨妈带她到欧洲去见识大千世界。身患绝症的表兄拉尔夫暗恋上她。伊莎贝尔结识了美国女人梅尔夫人,并为之倾倒。姨父故世后,伊莎贝
-
吕布传吕布传 【题解】 吕布(?-199),字奉先,东汉末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在今内蒙古包头)县人。先后为丁原、董卓
-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
风暖日暾暾,黄鹂飞近村。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
-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出处】唐杜甫《 野望 》。 【意思】西山白雪皑皑重兵三城戍守,南浦水汇入锦江流经万里桥。 【全诗】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