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忆少年·飞花时节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忆少年·飞花时节赏析》

  此词上片以三个四字句领起,利用时地景物的有机统一,简洁地点出庭院深深、春意盎然,为寻访恋人作了铺垫,以无声出意境。而重在写景叙事,可以分为前三句、后二句两个层次。“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三句交待自己重访旧地的时间、地点及道路情况。时间是在暮春时分,其时春风吹拂,柳絮飞舞。词人走过一条两旁种有垂柳的小路,来到了心上人居住过的庭院。后两句“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为另一层次。词人站在庭院里,只见一层层窗帘还像过去那样悬垂着,可是再也见不到那窥帘的女子了。上句用一“尚”字,笔意由轻快而凝滞;下句着一“但”字,作大幅度转折,加强了渴望与无望的反衬效果,浓化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不着“情”字,而哀怨之意毕出。

  下片紧承“窥帘人远”的事实及由此引发的感慨着笔,进一步抒写自己失落的情怀,以有声见心绪。也分前后两个层次,先是借景抒情,然后是直接抒情。“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以欢乐的莺声、燕语反衬自己的“幽怨”之情。正当词人站在庭院中,因“窥帘人远”而惘然若失时,忽然听到了林间传来的黄莺鸣叫声,见到了正在粱间呢喃的燕子。莺声燕语本是美好春色的组成部分,足可供人赏心悦目,但在感伤的词人听来,莺燕的啼鸣愈欢快,自己感受到的“幽怨”也就更为强烈、明显。“伴”字是句中之眼,是由景及情的一个关键字。说莺燕与人为伴,说莺燕的鸣叫似在宣告人的欢快,都可以领会,但若要说莺燕声“伴人幽怨”,就会感到难以索解了。这里的“伴”字是一种“陌生化”的用法,如果对“幽怨”之情没有特别强烈的切身体验,是不可能体会到此“伴”字的应用之妙的。下片的另一层次是作为结拍的最后两旬——“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直接抒情,收结全篇。与此前寓情于景的写法不同,这两句采用明白的语言,直接吐露自己的心声,与“当初不合种相思”不谋而合。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情,虽历千百年而不易。一结虽作后悔语,却非浅薄语。词人之所以言“悔”,根本原因在于其爱之过深、思之太苦。“悔”是在其受尽感情煎熬之后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方法,骨子里正反映了他的沉痛。

  全词感情诚挚,从景物的描绘到出自肺腑的呼唤,情感渐渐升华,至最终达到高潮,细味可以看到其中发展的脉络。

猜你喜欢
  • 宋词典故“牧之”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牧之 【出典】 见“杜牧粗才”条。参见“杜牧风流”条、“齐山诗酒”条。 【释义】 杜牧,字牧之,是唐代风流俶傥、不为俗礼所拘、但又怀有为国建立功业远大抱负的诗人。他的事迹、佚事和诗作经常为后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的一篇咏史之作。通过描写一个境遇凄苦的官员左迁到蓝关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官场黑暗的愤怒。诗中充满了悲愤之情,通过描述左迁官员被贬谪的情景,揭示了当时的不公与腐败。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勇敢地面对困境并为之奋斗。整首诗以平淡中见真情,嘲讽与愤怒交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黑暗现实的痛恨。

  • 《三国志·法正传》译文与赏析

    法正传法正传 【题解】 法正(176—220),字孝直,后汉司隶,右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东汉末名门法氏之后,善策奇谋,故陈寿誉其

  • 〔美国〕瓦特·惠特曼《日光浴一赤身祼体》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美国〕瓦特·惠特曼 【原文】: 星期日〔18

  • 《古文·天论》鉴赏

    古文·天论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苏轼《与李公择》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某顿首。知治行窘用不易。仆行年五十,始知作活,大要是悭尔,而文以美名,谓之俭素。然吾侪为之,则不类俗人,真可谓淡而有味者。又《诗》云:“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

  • “范雎至秦庭说昭王(秦策三)”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范雎至 ① ,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② 。今者义渠之事急 ③ 。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阂然不敏 ④ 。”敬执宾主之礼 ⑤ 。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

  • 骈文《玉台新咏序》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1〕;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2〕。周王壁台之上,汉帝金屋之

  •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赏析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原文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的生活的基本,周作人既然自觉地追求生活的艺术,就必然精于吃而成为美食家,而他对人(特别是普通人)的生命存在的关注,又必然热心于吃食的描述,从写于二十年代的这

  • 《往事(一)·一》鉴赏

    作者: 曹增渝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