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牧之”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牧之
【出典】 见“杜牧粗才”条。参见“杜牧风流”条、“齐山诗酒”条。
【释义】 杜牧,字牧之,是唐代风流俶傥、不为俗礼所拘、但又怀有为国建立功业远大抱负的诗人。他的事迹、佚事和诗作经常为后世所引用。
【例句】 ①与牧之高会,齐山诗酒;谪仙同载,采石风涛。(刘克庄沁园春[我梦见君]2595)这里以杜牧喻指“叶贤良”,意谓我在梦中与你相会,仿佛在九月重阳时参与杜牧齐山饮酒赋诗的集会一样。②想牧之、千载尚神游,空山冷。(吴潜满江红·齐山绣春台2725)杜牧有九日齐山登高诗,诗中描写了他与朋友登齐山饮酒赋诗的豪情。作者亦登齐山,故而联想到杜牧。③且恁沉浮,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毕。(吴潜二郎神[近时厌雨]2753)这里的“牧之”指希望为国建立功业的杜牧。当作者感到精疲力尽、打算与世浮沉之时,他又怕功名事业为杜牧之类人所独占。④忆著旧时歌舞地,谁得似、牧之狂。(张炎南楼令[风雨怯殊乡]3492)这里的“牧之”是指风流俶傥、不拘礼法的杜牧。意为自己年轻时在歌舞场中,也没像杜牧那样不拘形迹。
-
荥阳之战是楚汉之争中,项羽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北)打败刘邦的又一次著名战役。汉王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逃至下邑(今安徽砀山),收集散亡的士卒。刘邦驻军荥阳(今河南荥阳北)。萧何又发关中老弱前往增援,汉军复振。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这首诗在 《河岳英灵集》 中题为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后来有的本子改题《梦游天姥吟留别》,有的本子则略题 《别东鲁诸公》。东鲁,即现在的山东一带。吟留
-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
-
风吹凉州。这四凉古都的风中行走着佛光与神明。风那么小心地吹——新月高悬。天梯山那边的僧侣在深夜里诵经木鱼声声檀香袅袅……多么地安静
-
黄仲则搴帷别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黄仲则名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出处】唐金昌绪《春怨》 【意思】赶飞黄莺,不让它在枝上啼 叫。啼叫时惊醒了我的好梦,使我不能 到辽西跟丈夫相见了。教:让。妾:古 代妇女的自
-
【名句】君当作磐石 ① ,妾当作蒲苇 ②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注释】①磐石:岩石。②蒲苇:蒲草和芦苇。 【释义】你应做岩石,我要做蒲苇。蒲苇坚韧如丝,岩石永不改变。 【点评】一个女子千古不变
-
十指如枯笋,和袖捧金樽;O杀银筝字不真,揉痒天生钝。纵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揾。
-
《施蛰存梅雨之夕》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施蛰存 梅雨又淙淙地降下了。 对于雨,我倒并不觉得嫌厌,所嫌厌的是在雨中疾驰的摩托车的轮,它会得溅起泥水猛力地洒上我的衣裤,甚至会连嘴里也拜受了美味
-
我和《语丝》的始终 同我关系较为长久的,要算《语丝》了。 大约这也是原因之一罢,“正人君子”们的刊物,曾封我为“语丝派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