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登古城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首联“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紧扣题目,直抒胸臆。日暮时分,四野幽暝,纵目远望,路途还很遥远,诗人在怅然间,登临苍凉的古城,心情更加寂寥。一开篇诗人就借眼前实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寂的氛围。正所谓“樵童牧竖,并皆吟讽”。他同类题材创作,如郢城怀古:“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都类此。
中间三联由首联生发,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次联“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衰败的城墙头,晚归的鸟雀、乌鸦聚集在一起悲鸣着,不时又阵阵惊起,“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城下灌木丛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远处,高空的彩霞折射出夕阳的余照,原野的露气洗净了傍晚的昏暝,显得明媚一些。诗人内心的幽郁,似乎也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一个“余”字,一个“晚”字,仍然抑郁着写景抒情的基调:“霞景”虽明艳,但毕竟是“余照”;“露气”虽清新,但毕竟是“晚清”。
经过中间三联写景抒情手法的精心铺垫,诗就自然地过渡到尾联的强烈抒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意谓:肃杀的秋风固然可以使万物凋败,而我的心志岂能就此消失!结得极妙,呼应首联,如果说开始的“怅然临古城”,只是诗人淡淡的自我喟叹,抒发内心的惆怅落寞,那结束的“此志安可平”却是诗人对现实的强烈抗议。
此诗风格刚健,语言洗练,与魏征的述怀、虞世南的结客少年场行都是初唐诗坛不可多得的佳篇。
-
音容宛在 笑貌今犹在 英姿爽气归图画 懿德永昭 嘉风永世传 懿德嘉风勉子孙 舅娘一去杳无影 兰摧玉折舅母已去 怜甥千声呼不回 花落水流外甥孤行
-
【原题】:壬午春社之明日请尊老会于西山之精舍庞眉皓首奕奕相照真吾邦希阔之盛事辄成口号一首并呈诸耆寿且坚异日早退之约云
-
初冬的河塘云层树影鸟的翅膀……它们合谋遮住了晨曦的光河水的脸,泛起霜的苍白芦花摇曳着无家可归的灵魂风在吹奏用残缺的芦笛把人间草木,
-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 “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做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
-
《古风》(其一) 【作者】:李白【年代】:唐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生卒】:1898—【介绍】: 日本未来主义*诗人、画家,东京人。毕业于中央大学。少年时代曾发表诗作,提倡“立体诗”。1920年举办第一次
-
作者: 宋生贵
-
【生卒】:1909—【介绍】: 日本战后派*作家。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文系。战前,在做公司职员时,经常为《文学界》写文学评论
-
宋词典故·提壶 【出典】 唐·刘禹锡《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诗:“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见《全唐诗》卷三六一)宋·王禹偁《初入山闻提壶鸟》诗:“迁客由来长合醉,不烦幽鸟道提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