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词三首赏析》
从李白长干行等诗中可以知道,唐时江南的商业城市,市井风俗是开化而淳朴的,男女孩童可以一同玩耍,不必设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景。于鹄这首古词·东家新长儿,也反映着这样一种生活现实。
这首诗未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而取第一人称的“代言”体裁。一位少女提起她的东家少年,似乎全是没紧要的话语,却语语饱含热情,说来十分天真动人。
少女首先提到双方同岁的事实,“东家新长儿,与妾同时生”。通常看来,这不过是寻常巧合而已。
但这寻常巧合由少女津津道来,却包含一种字面所无的意味。每当强调两个人之间牢不可破的情谊时,人们常说“虽然不能同生,也要共死。”似乎两人情同手足而不同生,乃是一种遗憾。而男女同岁,似乎还暗示着某种天缘奇遇。
其次,她又提到“并长——两心熟”。“并长”二字是高度概括的,其中含有足以让人终生回忆的事实:两家关系良好,彼此长期共同游戏,形影相随,有时恼了,一会儿又好了。童年的回忆对任何人都是美好的,童年的伙伴感情也特别亲密,尤其是一男一女之间。“两心熟”,就不光是形影相随而已,而是知心体己,知疼着热。在少时是两小无猜,长成就容易萌生出爱峦。所谓“天涯海角觅知音”“两心熟”是很重要的条件。
最后一句提到的事实更平常,也更微妙:“到大相呼名。”因为自幼以名相呼,沿以成习,长大仍然这样称呼,本是平常不过的事,改称倒恰恰是引人注意的变化。另一方面,人际间的称呼,又暗示着双方的亲疏关系,大有考究。越是文明礼貌的称呼,越适合于陌生的人;关系密切,称呼反倒随便。至于“相呼名”,更是别有一层亲昵的感觉。
短短四句只说着不打紧的话,却处处溢泄出一种青梅竹马之情。此外,诗中两次提到年龄的增长,即“新长”和“到大”,也不容轻易放过。男“新长”而女已大,这个变化不仅仅是属于生理的。男女孩童的友爱,和少男少女的感情,其间有质的区别。
“到大”之后,再好的男女也须疏远,这是受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的,并不以会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古词的女主人公在心中叨念东家少年——往昔的小伙伴——的时候,或许也感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吧。他们虽然仍沿袭着以名相呼,却不免经常要以礼相见了。
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今昔之感,就没有什么必要对往事津津乐道了。
这首诗的语言浅近,著色素淡,但取材巧妙。民谣说:“无郎无姊不成歌”。可见情歌总是很动人的。这首诗并不明言爱情,就此而言可以说是“无郎无姊”,但这种欲言又止、处于萌芽状态的爱情,却风度绝妙。
-
早遇圣明朝,雁行登九霄。文轻傅武仲,酒逼盖宽饶。舍矢同瞻鹄,当筵共赛枭。琢磨三益重,唱和五音调。台柏烟常起,池荷香暗飘。星文辞北极,旗影度东辽。直道由来黜,浮名岂敢要。三湘与百越,雨散又云遥远守惭侯
-
宋·杨万里千山去未已,一江追之。余观百馀舟出没于风涛缥缥云烟有无之间2,前者不徐,
-
晏几道写情沉郁顿挫,除感情真挚外,艺术表现上也别具一格,这就是:以婉曲的方式表情达意,尽量避免尽情直泻。此词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是一首以深婉含蓄见长的言情词。 上片前两句写旧地重游时似曾相识的情景。在这秋千院落、垂帘绣户之内,仿佛有
-
《汉宫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杂剧13种,今存7种,而以《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简称《汉宫秋》)影响最大。关汉卿有《汉元帝哭昭君》杂剧(今佚),从剧名看,马剧当是与关剧题
-
荒林翳山郭,积水成秋晦。端居意自违,况别亲与爱。欢筵慊未足,离灯悄已对。还当掩郡阁,伫君方此会。
-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玩具 今年是儿童年。我记得的,所以时常看看造给儿童的玩具。 马路旁边的洋货店里挂着零星小物件,纸上标明,是从法国运来的,但我在
-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庄子·德充符》,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国学名句“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出处和解释
【名句】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替自己的子孙后代筹划富贵的,十个当中有九个要失败;为周围的人做好事、行方便的,他的后人一定会得到好处。说明人不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