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赏析》
论诗绝句三十首以评论作家作品为主,间或也发表诗歌主张。 总的看来,元好问赞成刚健、自然的风格。这从他高声赞美曹植、刘桢 为“四海无人角两雄”、陶潜的“一语天然万古新”、韩愈的“合在元龙百 尺楼”,皆可以证明。特别值得注目的,是他以突出地位标榜一首北国 民歌,那就是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歌唱蜚声百代的敕勒歌。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者,明转出天然。”(大子 夜歌)这是南朝歌手夸耀南方民歌的一首比老杜更早的论诗绝句。民 歌从来言为心声,不假雕琢,所以具有“慷慨”“天然”的本色。不 过,“宫商发越”的南朝民歌,同“重乎气质”的北朝民歌一比较,又要旖 旎得多。换言之,“慷慨”与“天然”的评语,似乎更适用于北歌。但北方 文化毕竟落后于南方,歌谣的记录和整理远未受到重视,任其自生自 灭,湮没不少。敕勒歌这首本出于鲜卑语的民谣,居然通过汉译而 流传下来(据乐府诗集引乐府广题),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明乎以上道理,此诗上一联“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方有确 解。两句起码含有三层意思,一是为北方民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慨叹 惋惜(“绝不传”啊);二是说敕勒歌的流传弥足珍贵,因其诗 有“天似穹庐”之句,故以“穹庐一曲”呼之;三是说北国民歌才是“慷 慨”“天然”的典范,敕勒歌则是典范的典范。
显然,元好问的意思又绝不是说“慷慨”“天然”之作非此莫属。如果 这样理解,我们就无法解释他对刘琨、老阮以及前面提到的那些作家的 由衷欣赏。遗山似乎正是为了消除这种误会和可能导致的指责,从而写 出了既豪迈又更有分寸的下一联:“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 川。”这里的“英雄气”,乃指汉魏杰出诗人“鞍马间为文”的气概。以“英 雄”名其气,是由其诗慷慨的特色着想,也是一种高度评价。“也到阴山敕勒川”,则给敕勒歌以同样高度的评价。将一首短小民歌与诗人 杰作相提并论,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种新见和高见。前二句曾将敕勒 歌称为“穹庐一曲”,这里又据歌的首句(“敕勒川,阴山下”), 以“阴山敕勒川”相代指,“中州”和“阴山敕勒川”本是两个地理概念,在 诗中则分别指代中原诗歌和北方民歌。说此处风气也到彼处,就与“春 风不度玉门关”那样的说法恰恰相反,令人感到很新鲜、很有意味。
作为北魏拓跋氏的后裔,元遗山唱出“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 敕勒川”,显然是充满自豪之情的,其意蕴超出了就诗论诗之本身。虽 然并非汉族人,然而在诗歌理论上,他继承了杜甫、陈子昂,自成大 宗,诗歌创作上则“气旺神行,平芜一望时,常得峰峦高插,动地澜翻 之概,又东坡后一作手”(说诗晬语)。他是可以以中原文化的传 人自许的。因而“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二句,似乎还传出 了由于文化联系促进民族融合的亲切消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 骚数百年”(赵翼)的豪情,在这里从另一个角度,另一种意义上,得 到抒发。
-
【释义】 民间谚语。 其意第一句: 人情像水一样,时高时低,不要把世事看得太重,看开点,任随它去。 第二句,其意可理解为: 感叹人生,世事无常,人情冷淡,顺其自然之意。
-
【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注释与译文]敌军象黑云一样压向城头,城墙仿佛要被摧倒;从云缝里透射出来的一缕日光映落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鱼鳞般的甲片放射出奇光异彩。今常引用前一句来形容危急的
-
责任、使命与创新——试谈《那一天有我》新闻摄影画册◎梁宏当我们翻开由宁夏报业集团摄影部王猛主编的《那一天有我》新闻纪实摄影画册时,
-
风露飒已冷,天色亦黄昏。中庭有槿花,荣落同一晨。秋开已寂寞,夕陨何纷纷。正怜少颜色,复叹不逡巡。感此因念彼,怀哉聊一陈。男儿老富贵,女子晚婚姻。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后时不获已,安得如青春?
-
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
-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关西狂小吏,惟喝绕床卢。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
-
金代在大定明昌年间达到极盛,在此期,人民较少受到战乱骚扰,相对安居乐业;统治阶级也习惯于醉生梦死、歌舞升平的生活。但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自卫昭王即位以后,蒙古成吉思汗崛起于朔漠,年复一年大举侵金。蒙军的铁骑踏破了金人歌舞升平的梦幻生涯,代之而起的是战乱频仍、满目疮痍的社会现实。金代后期主持文
-
【提示】 陈、杞,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分封的两个诸侯国。陈,都宛丘(今河南淮阳),辖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杞,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缘陵(今山东乐昌东南),杞文公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
-
这首句指胡邦衡所上“封事”,“九重关”,君门九重,极言深不易达。第二句借天上的虎豹言“封事”上达帝前之不易。“清都”,这里以清都比朝廷,虎豹指奸臣和爪牙。第二句是补充第一句之意,因当天守关虎豹被关,所以“封事”能直达殿上。三四句写朝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