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赏析》

  公元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怀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作品的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样。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诗题为与智老天经夜坐:“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其中对雨夜谈禅的描写,正可与此诗互相补充。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这一联写诗人观赏杏花,以诗自娱,以自然清新的笔触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却并未道出诗人是喜是悲,是苦是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就对仗来说,此联除了“里”、“中”外,其余都不算工对,但也正因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诗歌的对仗艺术上所作的探索,因而曾被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列为“宋朝警句”。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六中对此作了分析:“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变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贾岛‘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翻窠换臼,至简斋而益奇也。”对仗要求和谐工稳,是六朝以来的总体趋势;但至唐代发展到极致以后,一些有创造性的诗人如杜甫韩愈等又致力于打破已成模式化的对仗方式,力图求新求变,突破这种工稳,以求得在不平衡中的平衡。到了宋人手里,就更是有意识地忽略字面上的工稳,而着重于两句之间的内在联系。陈与义的这一联,上句写客中吟咏送日的宁静、淡泊,下联写一个清丽的境界,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至于两句之间在字面上是否的对,倒没有特别注意。从这个角度看,这联诗也反映了宋人对唐诗的发展。

猜你喜欢
  • 柳永在鹤冲天中自称为,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中自诩为什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柳永在鹤冲天中自称为,内容包括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中自诩为什么,柳永在鹊冲天中自诩为什么,柳永鹤冲天一词解释。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中自诩为白衣卿相。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出自:《鹤冲

  • 范仲淹《八月十四夜月》全诗鉴赏

    光华岂不盛,赏宴尚迟迟。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

  • 类似于曾经沧海难为水古诗词(给一些类似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类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类似于曾经沧海难为水古诗词,内容包括给一些类似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类的诗句搜狗,类似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诗句,与曾经沧海难为水意思相近的诗句。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

  • 《宿渔家赏析》

    从体裁角度看,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写夜宿渔家所感到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首句“几代生涯傍海涯”中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形成音节朴实流畅,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两三间屋盖芦花”句中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

  •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帮忙整理初中的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内容包括帮忙整理初中的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默写,谁可以告诉我人教版七年级下的古诗中会理解性默写的。最佳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全集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全集七年级上[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

  • 白居易《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 八年寒食日,池东小楼》全诗赏析

    勿讶春来晚,无嫌花发迟。人怜全盛日,我爱半开时。紫蜡粘为蒂,红苏点作蕤。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树杪真珠颗,墙头小女儿。浅深妆驳落,高下火参差。蝶戏争香朵,莺啼选稳枝。好教郎作伴,合共酒相随。醉玩无胜

  • 何其芳《黄昏》赏析

    何其芳《黄昏》原文 《黄昏》这篇散文很短,仅几百个字,但是何其芳早期散文的基本风格已由此展露无遗:伤感忧郁的情调,孤独寂寞的主题,还有绚丽曼妙的文采。 题名是黄昏,题眼却是这句:黄昏的猎人,你寻找着什

  • 韦应物《赠崔员外》全诗赏析

    一别十年事,相逢淮海滨。还思洛阳日,更话府中人。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

  • 宋词典故“人笑褚渊”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人笑褚渊 【出典】 《南齐书》卷五五《孝义传·乐颐传》附《乐预传》:“隆昌末,预谓丹阳尹徐孝嗣曰:‘外传藉藉,似有伊周之事,君蒙武帝殊常之恩,荷托付之重,恐不得同人此举。人笑褚公,至今齿冷。

  • 墨亦秋《走过灯影斑驳的小道》

    走过灯影斑驳的小道 走过灯影斑驳的小道他走进了那条灯影斑驳的小道,说是灯影斑驳,其实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