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 饐而餲: 饐(yi)、餲(ai) 饮食经久而腐臭。馁, 败: 馁(nei), 鱼腐烂叫“馁”, 肉腐烂叫“败”。不时: 不是该当吃食的时候。割不正:“割”和“切”不同。“割”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 不按那方法分解的, 便叫“割不正”。食气: 食(si); 饭料。
句意: 粮食不嫌春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当吃食时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没有一定调味的酱醋,不吃。
席上肉虽然多, 吃它不超过主食。
只有酒不限量, 却不至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吃完了, 姜不撤除, 但吃得不多, 适可而止。
春秋·孔子论语·乡党
-
首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诠 释】 [注]洞庭水,即洞庭湖,在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水经注》:“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岳阳楼,湖南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为登览名胜。 [译
-
这是一首题赠词。上片就枫落吴江,感物思人,点出天寒和相思。相传雁能传书,故写实景而意含双关。下片倾诉思念的深情,切盼友人讯息。末句当是想象中的西泠雪景,与“枫落吴江”回映,倍增两地相思之苦。全词情真意切,宛转有致。
-
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居然已多意,况复两乡违。
-
名言: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句意: 与其在有病之后才救治, 不如在无病之前先养生。 出处: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
-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2]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3],一条星宿五门西。 作品赏析【注释】:[1]:长安城。[2]:长安城内有笔直的南北向大街十一条,东西向大街十四条。这里“十二街”是虚指。[3]
-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限蜀川。 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瀍。 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风翼。 铜驼陌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 柳叶园花处处新,洛阳桃李应芳春。 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
-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1],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2]。 槲叶落山路[3],枳花明驿墙[4]。 因思杜陵梦[5
-
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① 。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② 。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