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名画《鹊华秋色图》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名画《鹊华秋色图》赏析

鹊华秋色图

元·赵孟頫作

纸本设色

纵二八.四厘米

横九三.二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描绘山东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的秋景。按左传成公二年:“齐师败绩,(晋师)逐之,三周(绕)华不注。”春秋地理考异:“华不(跗)谓花蒂,言此山孤秀如华跗之着水也。”古今图书集成·方舆编·山川典卷二十三山部汇考:“华不注山单椒(山顶)独秀,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发翠,望同点黛。”总之,此山孤峰独秀,山下一片平原,曾经作为战场。周密(1232—1298)字公谨,南宋、元初词人,鉴藏家,著草窗词、云烟过眼录等,原籍齐州(今济南),但后为湖州人,和赵孟頫是同乡。赵孟頫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兼管东路诸军”(据行状),因为周密不曾回过原籍,所以孟頫于元贞元年(1295)描绘那里的风景名胜相赠,这年孟頫四十二岁。卷后有张雨、杨载、范梈、虞集、董其昌等跋,但杨、范两跋是伪作。此卷的布局、笔法、笔势、笔致、设色等都十分经意,试分述如下。

布局:江水盘曲,长汀层叠,平原上林木、村舍环抱鹊、华两峰,中间点缀生活场景,以自然与人相结合,构成了整个画面;作为主要对象的华不注和鹊山,以三棱锥形与半球形遥遥相对,颇得刚柔互济之妙。左半幅:远近屋宇凡四,以树木相映带,近处一屋,门前柳荫下一男子扳起渔网,旁泊渔舟,一妇人倚门而望;中间一屋,有人从窗口望着门前所晒渔网,离网不远,一人策杖西行。远处两屋,一前一后,前者门内置长几而不见人,门外有五牛,三西向、两回首。右半幅:近处汀岸、溪流,渔舟相向,一人撑篙,一人收网;远处水面稍宽,亦作渔舟相向,但一人撑篙,一人撒网。综观全图,水陆交接,汀岸转换,平原远近,两山对峙,林木聚散,屋宇错落,人物动作等,每一部分各自呼应,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非大手笔莫办。

笔法:汀岸、平原,用董源长披麻皴,略参解索,但与董源不同,多以干墨、淡墨层层互破,比董源细致。树身皴纹类似董源谿山行旅半幅,线条往复重叠,却很灵活,而且增添质感。几处林木,皆作枯枝、疏叶,对董源厚密的树法有所改变,因为这是描写秋景。垂柳和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寒林重汀图中的很相似,树身皴法,用笔旋转,也有董源那般沉着,但枝叶分布比董疏朗。芦苇学董源潇湘图、寒林重汀图,但更精审。总之,此图笔法基本上以细秀婉约代替董源的苍浑疏放,董其昌跋云:“有北宋之雄去其犷”,也许是指这一变化。中部主树一丛,中间长着高粱,垂头点子沿茎而上,摇曳多姿。此种点法后世罕用,曾于文徵明拙政园图册(中华书局影印本)中见之,盖文氏本有学赵处。至于树的点叶,为介字、垂头、胡椒、芝麻、小圆以及半圈,后者先作半圈状,复上下左右作同一状,使之相互交错,如,灵活透风,为前人所无,乃孟頫独创。

鹊华秋色图

笔势、笔致:披麻皴、长线条酌参解索皴、交叉线条,都是笔笔送到底,极有腕力,它们在汀岸、平原上层层推去,却不因形状之相似或重叠而显得单调、平板,反倒从沈著中见出一片空灵。这是由于孟頫掌握了笔力的重轻、线条的疏密、落墨的深浅燥润,以各自的动势来体现自然的节奏与生命,所以绵亘起伏,无处不见生机。孟頫能于笔势中求笔致,这在董源的披麻皴中还是所见不多的。华不注的正面,解索、荷叶兼施,线条直落,其交叉处留些空白,突出了嶙峋峭拔之姿;侧面却是皴擦少、涂抹多,轮廓隐而不显,落势复相当舒缓。于是正侧合抱,正面的三角状就不嫌刻板,而整体灵活,别有风致。至于人、畜以及捕渔、起网、荡舟等,既然都是画面空间的各个单元,孟頫就不轻轻放过,用极为精细的线条,刻画这些形象,而笔踪、笔力,一一可见,尤其是寓笔致于笔势,使单元之间有机联系,给画面结构频添运动感、生命感;每个单元画活了,整个画面也就富有生气了。董跋所谓“有唐人之致去其纤”,不妨理解为:唐人画面生气洋溢,但组织力有待发展,所以谨细有余,却失之零散,孟頫化零散为整一,从而写出渔民作息于“鹊华秋色”之中,不愧大家手笔。

设色:华不注山为淡青绿,鹊山为花青和墨;平原上有赭黄屋顶,淡黄、墨青和朱磦相间的树木;芦苇先染墨绿,再淡青笼罩,与碧水相掩映;岸上、舟中的人物皆粉衣。合而观之,色彩鲜而不闹,深得北方秋景明净、秋气萧瑟之致,自与江南不同。

最后,在观赏此图的同时,不妨一读元代诗人王恽的游华不注山记:“自历下(亭名,在今济南市大明湖西)登舟东行,约里余……水渐弥漫……悉为稻畦莲荡,水村渔舍,间错烟际,真画图也。于是绿萍荡桨,白鸟前导,北望长吟,华不注之风烟胜赏,尽在吾前矣。”(王恽秋涧文集)对比之下,似乎画家采取了宏观、综合、概括,和诗人泛舟所见、所得,未必尽同,至于“风烟胜赏”,孟頫确实领会到而且形诸笔墨了。

猜你喜欢
  • 《古剑篇》禅思哲理诗赏析

    古剑篇郭震①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②,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③。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

  • 《与徐念儒》原文|翻译|赏析

    明·万时华2山中秋气佳哉! 兄所得何似3? 天地文章4,到处绚烂。溪山洞壑云烟草木之间

  • 乐府诗《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北朝]民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这首诗是《折杨柳歌辞》的第五首,主要写人与马,人马相配,更能显示出北方民族的勇武精神。人是轻捷娇健之男儿,马为千里之快马。健壮的男儿必须骑

  • 古诗词在作文中的作运用(古诗文在作文中的成功应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在作文中的作运用,内容包括古诗文在作文中的成功应用,诗词是怎么运用于作文当中的,可以在作文中运用的古诗词或古诗文。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

  • 白居易《春寝》全诗赏析

    何处春暄来,微和生血气。气薰肌骨畅,东窗一昏睡。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烂熳不能休,自午将及未。缅思少健日,甘寝常自恣。一从衰疾来,枕上无此味。

  • 入党:40个人的信仰选择

    【3762】入党:40个人的信仰选择(谢春涛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33万字,2016年7月第1版,45元)△这本书记述的是40个人的入党故事。○老一

  • 神光欲截蓝田玉。提出西方白帝惊: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赏析

    春坊正字剑子歌 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 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 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 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

  • 国学名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出处和解释

    【名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 语出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策·纳言》。雨水透过屋顶漏在地下,要制止住它,就得在屋顶上堵塞漏洞;屋顶堵不好,雨水滴漏不止,地下就不能够居

  • 关于关于中秋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关于中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四句,关于中秋的诗句。《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

  • 欧阳修《和刘原甫平山堂见寄》全诗鉴赏

    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山横天地苍茫外,花发池台草莽间。万井笙歌遗俗在,一◇风月属君闲。遥知为我留真赏,恨不相随暂解颜。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