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山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山行赏析》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起笔展示山间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亦”、“分”二字下得活脱。“亦”字表明此处枥木虽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无人烟,而是“亦有人”。有人必有村,可诗人并不正面说“亦有村”,却说一条溪水被几户人家分享着,这就显得出语不凡。这里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图都从十四字绘出。次联写景更细。诗人用“点染法”,选取“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写出极不寻常的诗境来。乍看“山当日午”,似乎平淡无奇,可一经“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同样,“草带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经“过鹿群”渲染,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点染”本为中国画的技法,一点一染,淡浓、远近、深浅不同,景象更活现纸上。诗中“点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见奇特,奇特又出于平凡,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如果单说“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就索然无味,即使单说“回峰影”、“过鹿群”也平淡少兴。只有前用四字先“点”,而后用三字加“染”,于是这一联的两幅画面顿时为读者展示出富有动态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联里,诗人准确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抽茧来开拓诗的意境。巧妙的是,诗人并未直说山村农民如何忙碌于捡茶、分茶、炒茶和煮茧、退蛹、抽丝,而只是说从茅舍升出袅袅炊烟中闻到了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缲丝声音,从而使读者自己去领略农事丰收的盛景。这里,诗人创造的意境因借助于通感作用,产生了一种令人倍感亲切的氛围。

  按照诗意发展,尾联似应写诗人走进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当诗人走着走着,邂逅卖药材回来的老者,便随同这位年老的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这一收笔,意味深长,是诗旨所在。“不惜”二字隐隐透露了诗人不投身热气腾腾的制茶抽丝的山村,而遁迹空寂的云山的苦衷。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归家山行),这里说的“不耻归”,同样表现了诗人不惜谢绝仕途而甘隐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随入岛云”,作为末句似收而未收,余韵绕梁。

  这首诗的特点是构思奇巧,移步换形,环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写景,景物明丽;抒情,情味隽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实是一首佳作。

猜你喜欢
  •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出处】唐杜甫《 旅夜书怀 》。 【意思】 名声岂能是因文章而显著? 做官老了,理应退休。 唉!如此飘泊的生活象什么? 正象天地间一只孤独的

  • 杜甫《晴二首》全诗赏析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作品赏

  • 白居易《不致仕》全诗赏析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

  • 卢女

    【出典】 《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卢女曲》引《乐府解题》曰:“卢女者,魏武帝时宫人也,故将军阴升之姊。七岁入汉宫,善鼓琴。至明帝崩后,出嫁为尹更生妻。梁简文帝《妾薄命》曰:‘卢姬嫁日晚,非复少

  • 敬教劝学, 建国之大本; 兴贤育才, 为政之先务。

    名言: 敬教劝学, 建国之大本; 兴贤育才, 为政之先务。 注释: 敬教: 重视教育。 句意: 重视教育, 鼓励学习, 是建国的根本, 培育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处: 明·朱之瑜《劝学》

  • 欧阳修《和原父扬州六题·昆丘台}》全诗鉴赏

    访古高台半已倾,春郊谁从彩旗行。喜闻车马人同乐,惯听笙歌鸟不惊。

  • 《正气歌》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正气歌》序 简介本篇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

  • 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注释、译文和鉴赏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 ① 之壮观,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予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

  • 《一.二八战后作 赏析》

    作于:(1932年) 七月十一日《鲁迅日记》1932年7月11日:“午后为山本初枝女士书一笺云:(略)。”

  • 《过桥》鉴赏

    作者: 杨长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