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友琴《浪淘沙月下桃花》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浪淘沙月下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沈友琴
清露酿花烟。皓魄无边。数枝低亚笑嫣然。一自天台迷路后,辜负年年。蟾影罩霞鲜。似共流连。茅齐相对恍疑仙。赚得东风今日好。莫为愁牵。
浪淘沙为咏月下桃花而作,故而全词围绕“月”和“桃花”来写,造成一种迷朦的美。
桃花明艳娇美,古典作品中多用桃花形容美女的面庞,月下的桃花则更增加了一种皎洁感,一中蒙蒙胧胧的气氛,格外动人。浪淘沙的前几句“清露酿花烟。皓魄无边。数枝低亚笑嫣然”。就描绘了这么一种景色:在月夜中,沾着清露的桃花似笼罩着一层轻烟,明亮的月光无边无际地洒向人间,那几枝低压的桃花在月色里好像巧笑嫣然的少女。“一自天台迷路后,辜负年年。”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刘义庆幽明录有刘晨、阮肇在天台遇见仙女,感情笃厚;天台桃花无数,美丽异常;后刘、阮二人探家,重回天台时已经迷路的故事。韩元吉六州歌头有“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的句子,就是用的这个典故。沈友琴的浪淘沙说天台的桃花自刘阮离去后,无人观赏,虽然花事年年仍旧繁盛,却辜负了她的美丽。女词人引用此典,表面看是月下桃花之美有如天台桃花,应及时赏玩,莫辜负了美景的意思,但是否别有怀抱,暗含离愁呢?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揣测吧。
浪淘沙的下片继续描写月下桃花的美丽及词人对花的叹赏,留恋。结尾两句承上片末两句的词意,说虽然“一自天台迷路后,辜负年年”,可如今面对这恍若仙境的景色,还是应该“赚得东风今日好,莫为愁牵。”这是词人对自己的安慰,解脱,我们还是感到了词人心中那一缕割不断的愁思。
浪淘沙表达情感的方法是曲折的、委婉的,女词人只有在感叹月下桃花的美丽时才微微透露那么一点。而且是以一种抑制的愁思之后的态度表达的。这与那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景况正好相反,乃是一种深沉的人生体会。
-
朝红争景新,夕素含露翻。妍姿如有意,流芳复满园。单栖守远郡,永日掩重门。不与花为偶,终遣与谁言。
-
清乾隆十九年(1754)王又曾进士及第,后官刑部主事,从此备尝仕宦奔波之苦。这首诗就是他宦游生涯的真实记录,抒写了客中逢亲友的兴奋心情和期盼早归故园与家人团聚的思乡情愫。
-
【名句】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注释与译文]蹉跎(cuōtuó)虚度光阴。这两句说:如果每天都把事情推到明天去做,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时光也白白流走了。诗人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今日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
-
名言: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注释: 立爱: 培养起爱心。家邦: 指诸侯、大夫的家与领地。 句意: 只有在亲人中培养起爱心, 在对长辈的相处中培养起敬老的道德, 在自己的家国实行,
-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①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②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③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④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⑤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词的上片,勾勒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二句,勾画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描写池水、夜空一片清澄,庭院悄然无声,只有词人在池畔乘凉。“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是写在庭院乘凉的词人所看到的室内的情景。根
-
作者: 崔雄权 【作家简介】丁若镛(1762—1836)朝鲜
-
插图:郭红松一对瑞洪镇最初的印象,来自它的一条街道。这条名为河街的老街,古朴、陈旧,有着江南水乡典型的风骨与气质。这里经年嘈杂,商
-
古文观止·侯方域·马伶传 马伶者, 金陵梨园